南宋,临安,皇宫。
宋理宗赵昀半躺在龙榻上,脸色因激动而涨红,剧烈地咳嗽着。
“官家!龙体要紧啊!”常公公在一旁焦急地为他顺着气。
“咳咳……朕……朕没事!”赵昀摆了摆手,他抓着常公公的手,眼中是抑制不住的狂喜,“你听到了吗?军魂!顾渊他……他竟然能凝聚军魂!”
“老奴听到了,听到了!”常公公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啊!”
“哈哈哈!”赵昀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牵动了伤势,又是一阵猛咳。
他咳出的痰中,带着血丝。
但他毫不在意。
“传旨!传朕的旨意!”赵昀喘息着,眼神却亮得惊人,“朕要御驾亲征!”
“朕要亲自去襄阳,去见证我大宋的麒麟儿,如何为朕踏破金国!”
“什么?!”常公公大惊失色,“官家,万万不可啊!您的龙体……”
“无妨!”赵昀打断他,“此等百年未有之大捷,朕若不能亲眼所见,岂非终生遗憾!”
他挣扎着就要下床,却被一群闻讯赶来的大臣死死拦住。
“官家三思啊!”
“襄阳战事未平,官家万金之躯,岂可轻动!”
老臣们跪了一地,哭声震天。
但赵昀心意已决,谁劝都没用。
就在此时,一道清脆而焦急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父皇!”
瑞国公主赵瞳提着裙摆,快步跑了进来,她看到赵昀苍白的脸色和床边的血迹,眼眶一红。
“父皇,您怎么了?”
“瞳儿,你来得正好!”赵昀看到女儿,精神一振,“快,随父皇一起去襄阳!去为你未来的夫君,擂鼓助威!”
赵瞳闻言,又羞又急。
她知道父皇的心思,但更担心他的身体。
她走到床边,拉着赵昀的手,轻声劝道:“父皇,女儿知道您心系战事,也为顾渊高兴。”
“可您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让女儿和这大宋江山,以后依靠谁去?”
“再者说,顾渊在前方奋战,您在后方为他稳住朝堂,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才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呀。”
听到女儿的话,赵昀眼中的狂热,才渐渐冷却下来。
是啊,他差点忘了。
自己命不久矣。
他若是死在了去襄阳的路上,那才是真正的给顾渊添乱。
“唉……”他长叹一声,重新躺了回去,脸上满是落寞,“瞳儿说的是,是朕……孟浪了。”
……
青州。
东路大军的攻势,如同狂风骤雨,连绵不绝。
青州城墙早已残破不堪,城内箭矢告罄,滚石擂木也已用尽。
守城的宋军,从最初的两万人,锐减到不足五千,且人人带伤。
“杀啊——”
“杀——!”
“史大人!顶不住了!金兵已经攻上东城墙了!”一名浑身是血的校尉冲进府衙,声音嘶哑。
府衙内,青州知州史文镜正亲自为伤兵包扎。
他听到禀报,包扎的手停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手上的动作,将绷带仔细系好。
“知道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丝毫波澜。
史文镜,六十七岁,以文官之身,守青州已有一载。
去年,玩家们突袭河北道,抢先数十座城池。
尽管在金军的猛烈反攻下,几乎丢尽。
但他这边自玩家献城以来,他就一直于此防守。
未曾陷落。
他不是武人,甚至连三流武者都算不上,只会几手庄稼把式。
但他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一股不屈的意志,率领青州军民和玩家,抵挡住了金国数万大军七日的猛攻。
可现在,终究是到极限了。
“大人,您快走吧!从密道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校尉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是啊,大人,我们玩家是不死之身,之后还可以帮助您守城的。”有玩家因史文镜气节感动,也一直追随其左右。
“是啊是啊!”
史文镜站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件早已被血污和硝烟染得看不出原色的官袍,长叹道:
“尔等勿要多言。”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既为青州父母官,便当与此城共存亡。”
他环视了一圈府衙内躺满的伤兵,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
“我这一生,碌碌无为,没想到临了,还能有幸与诸君一同赴死,值了。”
说完,他从墙上摘下一柄长剑。
只是一柄普通的青钢剑,是他远征之时,亡妻所赠。
“走吧,去城墙上看看。”
史文镜拄着剑,一步步向外走去。
他的背影有些佝偻,却又挺拔如松。
……
青州内城,已是巷战。
金兵如同潮水般涌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史文镜提着剑,带着最后一批能战斗的亲兵和衙役,在街巷之中与金兵展开了最后的搏杀。
他一介文人,剑法杂乱无章,全凭一股悍不畏死的勇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