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贵国恪守国际礼法, 勿再妄言越南之事, 以免伤及中法邦交!
此复。
中华国外交部。
1821年5月30日”
这是一封非常强硬的外交答复,被法国领事馆送上海船,以最快的速度送去巴黎。
五月初,中华国驻印度总督李海,抵达君士坦丁堡,开始了一场重要的外交谈判。
金色的阳光洒在宫殿的白色大理石廊柱上,微风拂过,带来地中海特有的咸涩气息。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身着绣金长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镶宝石的弯刀。他的对面,端坐着中华帝国驻印度总督李海,一位身着深蓝锦缎海军官服、面容沉稳的中年男子,身后站着数名身着新式军装的军官,他们身旁陈列着几门漆黑发亮的九五毫米口径后装大炮,以及几支造型独特的后装五发步枪,枪身锃亮,透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陛下,”李海微微欠身,语气恭敬却坚定,“这些火器,乃我中华近年研制的最新式装备。后装填设计,射速较旧式火枪快上数倍,且弹药威力惊人。”他抬手示意,一名军官上前,熟练地演示了一番后装步枪的装填与射击流程。
只见士兵迅速推弹入膛,不断上膛,不断扣动扳机,远处数个靶标应声而倒,引得苏丹身旁的近卫们低声惊呼。
马哈茂德二世目光灼灼,走到大炮旁,指尖轻轻抚过炮管上精细的膛线。“李总督,贵国的火器,朕早有耳闻。”他转身,语气深沉,“我们需要武器,尤其是希腊的叛乱,以及朕与俄国之间的麻烦,但。。。帝国的财政并不宽裕。”
李海微微颔首。“尊贵的陛下,希腊人得寸进尺,勾结欧洲列强,妄图脱离帝国统治。而俄国”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殿外,“他们一直虎视眈眈,借‘保护东正教徒’之名,实则觊觎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君士坦丁堡。”
苏丹冷笑一声:“朕岂会容忍分裂!但朕的军队,仍装备着老式火枪与滑膛炮,面对希腊人的游击与俄国的精锐,实在。。。”他未说完,目光却再次落在那排后装大炮上。
李海会意,从容道:“陛下,我们希望签订军事防御合作协议,双方都认可对方的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我们将在东方牵制俄国,同时若您需要,我中华愿提供第一批军事援助,一千把后装步枪、十万发弹药、一万枚手雷,以及十门九五毫米大炮,供货期三个月。”
殿内寂静一瞬。马哈茂德二世的眼神锐利如鹰,他盯着李海,仿佛要看穿这位东方来客的真正意图。最终,他看向身边的军事大臣,众人缓缓点头。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坚决:“好!朕与卿签订协议!”他抬手召来侍从,命人取来御笔与卷轴。
当苏丹的印章重重按下,这份军事同盟和援助协议就此生效。殿外的阳光愈发灿烂,照在那排黑亮的大炮上,映出奥斯曼帝国的血色倒影。
现在的奥斯曼腹背受敌,3月6日,希腊“友谊社”领导人亚历山德罗斯·伊普希兰狄斯率军越境进入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意在牵制奥斯曼兵力;3月中旬,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向奥斯曼当局宣战。
至3月下旬,希腊人的起义席卷伯罗奔尼撒半岛及爱琴海诸岛;
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对希腊人实施严厉报复,首都君士坦丁堡爆发针对希腊社群的大屠杀;东正教普世牧首格里高利五世在复活节被处以绞刑,作为对起义的震慑。
上述事件标志着奥斯曼与希腊矛盾全面激化,战争全面展开。
希腊起义叠加俄方对东正教徒处境的关切,双方的关系再次紧绷,双方的军队都已经前往前线,摩擦越来越多。
1828年4月底,俄军越过普鲁特河入侵多瑙河两公国与巴尔干内陆。
奥斯曼帝国连年战事与镇压成本飙升,帝国财政捉襟见肘。为整顿弊政,1834年奥斯曼发布法令,禁止沿途滥征苛捐杂费,统一由法官、政府官员与地方首长组成的委员会征收税项,试图以制度化手段缓解民怨与财政失序。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矛盾,但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北线对俄作战压力陡增之际,奥斯曼仍抽调兵力南下镇压希腊起义,皇帝甚至请求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出兵增援,形成土埃联军,试图以海陆并进方式挽回战局。此举虽短期稳住战局,却进一步加深了与欧洲列强的对立。
回到住处,林老问李海:“你莫不是散财童子?”
李海笑了,这个老男人哈哈大笑,他拍着林老的肩膀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我再给你一把前装线膛枪,你愿意用吗?”
林老摇头,“那破玩意谁用?”
李海说道:“是的,接下来奥斯曼帝国所有的军队都会知道我们可以提供最先进的武器,你猜猜我们会不会有生意?”
林老再次问道:“你觉得奥斯曼人能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800年之龙腾四海请大家收藏:(m.qbxsw.com)1800年之龙腾四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