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迷惑性的是,他常以“思想先锋”“学术革新者”的姿态活跃在公共视野,利用高校讲台、学术论坛和各类媒体平台,巧妙包装“西方文化优越论”“传统文化落后论”等观点,打着“反思”“自由”的旗号,散播扭曲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深受部分年轻学生和不明真相的学者追捧。
调查资料显示,季鸿远早已暗中勾结某些势力,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人脉资源,成为“白帆计划”的核心枢纽。
他亲自筛选资助对象,指导学者撰写篡改历史的论文,将苏绣、云锦等传统技艺的起源与西方文明牵强捆绑;
牵头组织带有文化渗透性质的涉外展览,在展品解读中植入西方中心主义观点;
更暗中联络辫子遗留圈子,借助他们提供的资金和平台,帮助他们传播洗白辫子,还有红薯盛世和分割思想,双方相互利用,形成了一张庞大而隐秘的利益网络。
“之所以迟迟无法对他采取行动,难度实在太大。”周明远叹了口气,指尖重重敲在桌面上
“第一,他声望极高,在国内外学界都有广泛影响力,贸然动他会引发学界震荡,甚至被境外势力借题发挥,炒作‘中国打压学术自由’的虚假舆论,影响国家形象;
第二,他行事极为缜密,所有非法操作都通过多层中间人完成,资金流向也经过复杂的跨境洗白,没有直接证据指向他本人,现有线索一旦在公开调查中中断,反而会让他警觉;
第三,他的门生遍布各地,不少人已身居文化、教育系统的要职,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一旦打草惊蛇,很可能导致情报泄露,让‘白帆计划’的其他参与者迅速隐匿;
第四,文化界在动荡年代深受创伤,对行政干预学术的敏感度极高,粗暴行动会引发行业恐慌,甚至可能让部分学者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文化安全防线的构建。”
也正因如此,组织才最终选定了陆则。
他既有林景行外孙的身份,能凭借家族在文化界的深厚根基顺利融入圈子,减少排查阻力;
又有多年潜伏生涯积累的实战经验和敏锐洞察力,擅长在隐蔽战线搜集证据、迂回突破。
将他调至文化监管处,正是希望他以日常审批为掩护,在不引发外界警觉的前提下,逐步撕开季鸿远的伪装,搜集他参与“白帆计划”的铁证,同时摸清其与满清遗老圈的勾结脉络,等待最佳收网时机。
回忆至此,陆则将红木小盒轻轻放回抽屉,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涉外展览审批文件上。
其中一份欧洲现代艺术展的申请,主办单位“中欧文化交流协会”的名誉会长一栏,赫然写着季鸿远的名字。
喜欢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