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
清妍昏头胀脑的薅着草,感觉灵魂已经脱离了主体。
“下工了,下工了……”
“清妍丫头,下工了,赶紧回去歇会,多喝点水,别中暑了。”
余婶子看着已经神游的小丫头,有点心疼又有点好笑。
“什么?余婶子,怎么了?”
“下工了,赶紧回去歇会。要是不舒服,兑点醋水喝。”
余婶子自己也有女儿,看着白嫩嫩的小知青,心里想的是,如果她爹娘知道自己的孩子受的这份罪,得多心疼。
“谢谢婶子,这一上午给你添麻烦了。我回去歇歇,应该没问题。”
清妍其实身体没事,就是第一次干农活,还是在闷热的苞米地里,有点不适应。
“别跟婶子客气,你这闺女我稀罕,以后,有事,就来找婶子。”
人和人的缘分有时候就是很奇妙,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是看着顺眼。
“知道了,婶子,以后,少不了麻烦你。”
和余婶子说了一会话,清妍灵魂已经归位了,又精神了。
跟着余婶子一起离开苞米地,往村里走。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很难看出,这是没见过两次的陌生人。
余婶子先到家,清妍继续走,知青点在村子的最里面。
“清妍,下工了,怎么样,能适应吗?”
钱小红在门口等半天了,她不知道清妍在哪块地干活,也不敢贸然去找她。
“红姐,东西都买到了,信帮我寄出去了吗?”
“放心,寄出去了,东西也都买全了。你赶紧洗手,我饭都做好了,楚知青回来咱们就吃饭。”
钱小红她们中午之前就回来了,东西都置办全了,以后需要什么,再置办。
贺知青还把大缸洗干净了,也挑满了水。
今天运气不错,买到一斤多的板油,还买了五斤豆油。
这边盛产黄豆,豆油不算紧俏物资。
她们现在没有菜园子,蔬菜是她和隔壁的邻居买的。
也不贵,茄子,豆角,土豆,黄瓜还有西葫芦,一共花了一毛钱,够吃两顿了。
现在这时节,也不知道能不能种菜,总花钱买,也不是长久之计。
这边的豆角和她们老家的不太一样,她还特意问了邻居家的奶奶,怎么做。
板油熬成了猪油,用那个油锅底炖豆角,可香了。
香瓜切丝,放点香菜和葱丝,简单拌一下,两个菜,够吃了。
“清越,喝点水,你这累得不轻啊!”
贺建国看见走进院子的楚清越,整个人像是脱了水的鱼。
“谢谢贺哥,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累到想哭。”
接过贺建国递过来的搪瓷缸子,楚清越咕咚咕咚喝了半缸子水。
“慢慢适应吧,你去洗手,钱知青已经做好饭了。”
贺建国把楚清越的搪瓷缸子拿回屋,准备去吃饭。
他们四个人,只有清妍买了炕桌,所以,几个人以后要在她们屋吃饭了。
初来乍到,为了打好关系,钱小红征求了其他人的意见,把炖好的豆角,给老知青送去一点。
她们分两伙吃饭,一边一碗。
贺建国端着两个空碗回来,也带回来了对方的回礼。
郑知青给的几个西红柿,王知青给的一捧辣椒。
他们两伙,菜园子也是分开的。
贺建国把东西放在屋地上,赶紧坐好,准备开饭。
“这是咱们搭伙后的第一顿饭,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以后,咱们齐心协力,让生活更美好!”
“好,钱知青说的对。既然来了,就不要想那么多。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贺建国也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不能泄气,这才是开始。
“听红姐和贺哥的,笑着过好每一天!”
清妍也被感染了,心里还挺激动的。
“努力生活!”楚清越也恢复了一些生气,真的太累了。
“吃饭,尝尝味道。以后一个锅里吃饭,有什么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让大伙猜。”
钱小红手艺不错,虽然没有肉,但是豆角炖的软烂,很好吃。
清妍挺喜欢东北这边的豆角,黄瓜也很清香。
这时候的蔬菜都是纯天然的,本土的,比几十年以后的转基因蔬菜好吃多了。
都是能吃的年纪,一盆豆角炖土豆,一大盘拌黄瓜丝,一笸箩贴饼子,吃的干干净净。
“吃饱的感觉真好,以后,咱们好好计划,最起码能让自己吃饱饭。
我看院子里还有不少荒地,咱们找时间也开个菜园子,种点小菜,也不能总买菜吃。”
吃完饭,钱小红说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晚上下工以后,咱们问问郑知青,哪块地可以给咱们用。”
贺建国也同意自己种菜,这样可以节省开支。
“我下午问问余婶子,这个季节可以种什么菜,在哪能换菜籽。”
清妍她不会种菜,而且,东北这边的气候和苏城也不一样,也不知道现在能种什么菜。
“行,咱们分头行动,争取早日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