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号清晨,沪城交大的教学楼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可考场所在的3号教学楼前,早已挤满了神色紧张的学生。
今天是期中考试的第一天,第一场考《计算机导论》,作为工科生的“基础命脉”,这门课的成绩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没人敢掉以轻心。
林舟站在教学楼门口,第三次摸了摸口袋里的准考证和2B铅笔,手心还是忍不住冒汗。
虽然考前两天和室友们熬夜突击复习,把重点知识点都过了好几遍,甚至编了顺口的记忆口诀,但真到了考场门口,心里还是没底。万一遇到没复习到的冷门知识点,或者编程题的逻辑比模拟题难怎么办?
“林舟!”苏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一本法语复习资料,快步跑过来,脸颊因为赶路微微泛红,“你也这么早到啊?我紧张得早饭都没吃几口。”
“我也是,”林舟笑了笑,从书包里掏出一块全麦面包递给她,“先垫垫肚子,不然考试时容易分心。你法语是下午考吧?别太紧张,按咱们之前复习的来就行。”
“嗯嗯!”苏晴接过面包,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你计算机考试加油!考完咱们中午一起去吃食堂的糖醋排骨,放松一下。”
两人聊了几句,考场的门开了。林舟和苏晴告别后,跟着人流走进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3排4号,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课桌上,本该让人放松,却让林舟觉得更紧张了,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他把准考证和铅笔放在桌上,环顾四周。
考场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低头翻看复习资料,有的在默背公式,有的在梳理编程逻辑,连平时爱打闹的张强,此刻也皱着眉盯着《音乐鉴赏》的笔记(他下午考这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清了清嗓子:“同学们,把复习资料收起来,手机关机放在桌角,准备考试了。”
随着“哗啦”的试卷分发声,林舟的心跳越来越快。
拿到试卷前,他盯着面前的课桌,在心里飞快签到:“系统,签到!求个审题不马虎的技巧,让我别漏看关键信息,考的都会!”
【叮!检测到宿主在“考场应战地(3号教学楼302考场)”签到,恭喜获得奖励:“考场审题小技巧”(已存入系统空间,含答题顺序建议、关键词标注法、易错点提醒,附“心态调节小方法”)。】
林舟心里一稳,快速浏览技巧内容,全是实用的考场干货:
答题顺序:先看大题再做选择填空,大题占分高,提前了解考点,做小题时可顺便回忆相关知识点,避免漏记。
关键词标注:用铅笔圈出题目里的“核心要求”,比如编程题里的“输出格式”“功能实现”,选择题里的“不正确的是”“错误的选项”,避免因粗心看错题意。
易错点提醒:二进制转换注意“从右到左”的权值顺序,编程题记得写“分号”结尾,选择题遇到不确定的选项,先标记跳过,做完其他题再回头分析。
心态调节:紧张时深呼吸三次,盯着窗外30秒,转移注意力,告诉自己“复习到位了,肯定能应对”。
按照技巧建议,林舟先翻到试卷最后一页看大题。两道编程大题,第一道是“编写简易加法计算器”,第二道是“统计数组里的偶数个数”。
看到题目时,林舟心里的石头瞬间落地。第一道题和考前跟李哲一起琢磨的“简易程序设计”几乎一样,连输出格式都差不多;第二道题的逻辑更简单,用循环语句加条件判断就能搞定。
“还好还好,复习到点子上了。”林舟松了口气,按照“关键词标注法”,用铅笔圈出第一道编程题里的“输入两个整数”“输出‘和为:XX’”,避免等会儿写代码时遗漏格式要求。
接下来做选择题,前面十道题都很顺利,都是复习过的基础知识点,比如“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操作系统的功能”,林舟很快就选完了。
到了第11题,他卡壳了。题目问“下列哪个不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选项有Java、C++、C、Python。
这个知识点有点冷门,林舟考前只是匆匆看过一遍,一时想不起来。他按照技巧里的“易错点提醒”,先在题号旁画了个问号,继续做后面的题。
等做完填空题,回头再看这道题时,突然想起考前编的“编程语言口诀”:“面向对象看封装,Java、C++、Python强,C语言是结构化,按部就班来编程。”
“对了!C语言是结构化编程语言,不是面向对象的!”林舟眼前一亮,果断选了C选项,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考前用了高效记忆法,不然这道题肯定要丢分。
填空题里有一道二进制转换题,林舟按照“凑数口诀”,很快算出答案:“二进制1011转十进制,从右到左权值是1、2、4、8,1+2+8=11,答案就是11。”他特意在草稿纸上多算一遍,确保没有算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在2008签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