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云初问道:“光靠窖藏和早茬甘蔗,能持续不断制糖吗?”
贸易岛想要吸引西洋商人,白糖的产量必须稳定。
单靠窖藏和早茬甘蔗,怕是难撑到下半年的甘蔗收获。
一旦白糖供应中断了,在八大家垄断茶叶、瓷器等物的时候,贸易岛没什么货物能将那些西洋商人彻底吸引过来。
孟永长并未立即回答度云初,而是将他们带到了别的房间。
那房间里,一个个方形的木箱子叠放在一起,垒得逼近房屋大梁。
孟永长让人搬了个木箱子出来,揭开盖子,里面是满满一箱子红糖。
这也意味着,堆满房间的全是红糖。
“等甘蔗用完,还有红糖。”
孟永长道:“因时间紧,只囤了十间屋子的红糖,在甘蔗下来之前,糖厂还会持续收糖,用以提取白糖。”
在如此巨量的囤货下,度云初彻底将自己的疑虑打消了。
他知道白糖是通过特殊手段,从红糖中提炼出来,只是具体如何操作,他就不知了。
不过他知道,想要囤下如此多红糖所花的银子,绝不在少数。
也就是说,孟永长至少在三四个月,甚至更久前就已经在囤红糖。
此人眼光之长远,实非常人所能比。
由此,度云初心中的焦灼又增添了几分。
他神情的变化自是逃不过陈砚的双眼,陈砚笑道:“为了开这糖厂,孟兄可是投了不少银子进来。”
“以贸易岛的前景,将来必定有无数人涌进来,若不早早占据一席之地,将来又哪里有我的一席之地?”
孟永长笑着应了一句,心中暗道,今儿个若不从度云初身上刮一层油水下来,都对不住他这几日特意守在糖厂。
自孟永长与陈砚在安州分开后,就马不停蹄地筹银子,账户上能动用的银子不够,他将不少铺子拿去抵押,凑了七十万两银子,便去买甘蔗和石灰矿。
甘蔗倒好说,三条石灰矿拿下来却受了不少波折。
可制作白糖又不能少了石灰,此前松奉是用贝壳煅烧后代替石灰矿。
这等方式费时费力,前期白糖售卖量不多时还能勉强支撑,若想大量生产白糖卖给西洋商人,唯有石灰矿能满足。
孟永长不计成本,用钱砸,终于拿下了三条石灰矿,还将市面上能找到的甘蔗都扫空了。
春季市面上的甘蔗多是北方藏在地窖里,以期在反季给甘蔗卖个好价钱。
因此,孟永长又是高价买下那些窖藏甘蔗。
好在陈砚回松奉后,就劝导松奉的百姓种植甘蔗。
因陈砚在松奉的威望极高,许多有地的百姓在种下粮食的同时,会分出一两块地来种甘蔗。
不过最大的甘蔗种植地,还是当初黄奇志“送”给陈砚的种甘蔗的那上百亩地。
陈砚找了上百人,几天就将甘蔗全种上了。
这些甘蔗依旧不够,孟永长偷偷大量囤红糖、硫磺。
当时八大家与晋商在大量争夺茶叶和瓷器,银子大量流入市场,所有人都目光被吸引到茶叶和瓷器上,哪怕红糖与硫磺在小幅度涨价,也没多少人在意,只以为是被瓷器和茶叶带动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孟永长将事情做得极隐蔽,来往不同地方收购。
即便如此,手头的银子依旧如流水般离孟永长而去。
既然事情已经开始,孟永长就不可能打退堂鼓。
没了银子,就抵押整个墨竹轩,抵押京城的宅院,甚至连陈砚住过的,他娘留给他的竹闻巷那栋宅子都给抵押了,还向外租家借了二十万两。
至此,孟永长已赌上所有身家,一旦失败,就是倾家荡产,流落街头。
与风险并肩的,是极大的利益。
只要陈砚能将贸易岛建立起来,等待他孟家的就是腾飞。
他相信陈砚能带他赢,所以他干了。
不过这其中的艰辛、惶恐,依旧折磨着他。
短短几个月,他已经从一个大胖子变成了小胖子,人反倒精神了许多,也清爽了。
当陈砚派人知会他,只要留住度云初,他们前面存下的白糖就能全部卖掉,孟永长便打起精神,极力向度云初展现糖厂的一切。
先是甘蔗的削皮切段,再在别的房间榨汁。
随着拉磨的驴子一圈圈转着,被研磨的甘蔗汁流进木桶里,甘蔗渣被分到竹篓子里,由人分别运往不同的地方。
甘蔗渣可造纸,甘蔗汁用细纱布过滤干净后,运去垒了一个个大灶的房间,倒入大铁锅里,用火边煮边往里倒入白白的粉末。
度云初问过才知道那白色粉末是石灰粉。
甘蔗汁里竟然加入石灰,这还如何吃?
很快他就明白了:石灰会沉淀。
沉淀的同时,将甘蔗汁里那些无法过滤的杂质也一并带着沉到底。
经过石灰中和除杂后的甘蔗汁已变得澄清,将糖液再运往别的房间。
这一次,他们并未往里走,而是站在大门口,因为那房间里的味道实在过于刺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