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片刻,苏明玉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了彭海的电话。这一次,她的语气更加冷静和条理清晰:
“彭律师,关于我父亲提到的那个账本,我考虑了一下。现在的问题是,老宅已经被警方查封,我作为家属,是否有权进入取出私人物品?
或者说,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合法程序才能拿到它?如果贸然进入,会有什么法律风险?”
她将自己的顾虑和诉求清晰地传达给了彭海。在这个问题上,她展现出了一个成熟商人的特质,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依然能保持对规则和风险的敬畏,并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电话那头的彭海对于苏明玉的谨慎并不意外,他略作思考,便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苏总,您的顾虑非常正确。私自撕毁封条进入查封现场是明确的违法行为。
目前来看,最稳妥的方式是通过我们律师,向办案机关——也就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提交一份申请。
申请的理由可以陈述为:家属需要进入被查封的住宅,取回与本案无关的、属于家属或犯罪嫌疑人本人的合法私人物品,比如账本可以归类为家庭财务记录或个人物品。
我们需要在申请中明确列出欲取物品,并承诺取物过程在办案人员监督下进行,不会破坏现场任何可能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彭海接着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现实主义的冷静:
“办案机关是否会批准,以及何时批准,存在不确定性。他们可能会以‘案件尚在侦查阶段,所有物品均需甄别’为由拒绝,或者拖延。但这确实是目前唯一合法且风险最低的途径。”
苏明玉认真听着,大脑飞速权衡。通过官方途径申请,虽然可能耗时,甚至被拒绝,但确保了程序的合法合规,避免了任何潜在的后患。
“好,彭律师,就按你说的办。”
权衡利弊之后,苏明玉迅速做出决定:
“麻烦你尽快以律师的名义,向市局刑侦支队提交这份申请,申请取回那本家庭记账本。需要我这边提供什么身份证明或授权文件,你直接告诉我。”
“明白,苏总。我会尽快处理。”彭海应承下来。
挂断电话,苏明玉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阳光洒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虽然过程可能有些周折,但拿到那本账本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她仿佛已经看到,当那本记录着苏明成不堪过往的账目摊开在阳光下时,她那个“好二哥”脸上将会出现的精彩表情。
法律的程序需要遵守,但复仇的棋子,她已经落下。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待一个合法的机会,将那把名为“账本”的利刃,精准地刺向叶晨的要害……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加上为苏大强案子奔波带来的心力交瘁,如同无形的刻刀,在苏明玉的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即便用再昂贵的化妆品,也难以完全掩盖眼底的青黑和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凝重。镜子里那张缺乏血色的脸,连她自己看了都觉得陌生。
她需要喘口气,需要一个能暂时逃离众诚的勾心斗角、苏家的乌烟瘴气以及律师电话里那些冰冷法律条文的地方。
几乎是下意识地,她驱车来到了平江路,将车停在附近,步行拐进了相对安静一些的大儒巷。巷子深处,那家熟悉的店面映入眼帘——“食荤者”。
这里以前是个叫“翰尔园”的茶馆,带着些附庸风雅的文气。后来被一个叫石天冬的年轻人接手,改成了现在这家名字有些另类、主打私房菜的餐馆。
苏明玉是这里的常客,与其说是迷恋这里的口味,不如说是贪图这里那份与众不同的安静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能让她紧绷神经稍稍松弛的气息。
推开厚重的木门,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餐馆内部装修古朴而温馨,空间不大,摆放着几张原木桌椅,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炖煮的香气和淡淡的草药味,与她平日里所处的冰冷玻璃金属的办公环境截然不同。
这个时间点,店里客人不多,只有一两桌低声交谈的食客。老板石天冬正站在开放式厨房的灶台前,专注地守着一个小砂锅,氤氲的热气柔和了他略显硬朗的轮廓。
看到苏明玉进来,石天冬抬起头,脸上露出熟稔的、淡淡的笑容,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他没有像普通服务员那样热情迎上来问询,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苏明玉感觉很舒服。
她径直走到自己常坐的靠窗位置坐下,那里能看到窗外一角狭小的庭院景观,几竿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老样子?”石天冬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声音平和地问道。
“嗯。”
苏明玉简短地应了一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菜单都懒得看。她所谓的“老样子”,通常是一份精心熬煮的汤品,搭配几样清爽的小菜,口味清淡,注重养生。这对于最近胃口不佳、且急需安抚躁郁脾胃的她来说,再合适不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