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有,绝对也是有什么特别缺陷或者有什么特别问题的。
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小寡妇了。
“陛下,她们是去年十一月份来到长安城的。当初为了发展京师大学堂,为了能够招募到更多的学员和教谕,那边专门从岭南道的流放人员当中招募了一批女眷。”
马周虽然慢慢的把情报调查局的事情交给了李和,但是自己的消息来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李承宗明显是对长孙无垢和房遗玉她们的事情感兴趣,他自然就要更加充分的了解一下了。
也就是现在没有时间,要不然他非得把长孙无垢她们最近几年的事情都给李承宗好好的汇报一下。
不过,明天再去汇报,今晚好好了解一下,似乎也还来得及?
“安排人了解一下,看看她们在长安城都住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虽然心中有些想法,但是李承宗毕竟是一国之君,倒也没有那么猴急。
再说了,房遗玉的身份还好,那长孙无垢的话,实在是有点敏感。
哪怕是过去好几年了,毕竟身份还在那里。
“陛下请放心,微臣立马就去安排!”
李承宗愿意把这些私人事情安排自己去做,马周自然很是开心。
跟领导相处,工作做得好是需要的,但是私下里的事情能够处理好,这才是更加重要的。
……
“渭水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当这首诗在《大唐报》上出现的时候,立马就在长安城的文人圈子里头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
“阿耶,这个刘德华是谁,您有听说过吗?”
萧锐自认为也是个有才华的人。
但是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立马就甘拜下风。
越是有才华,越是能够感受到这诗作的不凡啊。
虽然感觉这首诗好像还有点没有完成,有点像半成品,但就是这个半成品,已经可以压倒所有人了。
“听说这首诗作是昨天有人在游玩渭水的时候作的,那个时候渭水正好下了一场雨。
这么想来,这个诗作很可能是那刘德华的即兴作品。
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长安城里头就没有谁能够有这样的才华。
难不成是江南来的文人?”
萧瑀也是翻来覆去的看着今天的《大唐报》,他对这首诗也是喜欢得紧。
“这首诗的名字是《渭水河畔赠房遗玉》,我记得房玄龄的两个儿子是房遗直和房遗爱,这个房遗玉,莫非是他们的姐妹?”
听到萧瑀也不知道刘德华是谁,萧锐觉得理所当然。
不过,从这个文章里头,他还是觉得可以找到一些线索的。
“十有八九是房玄龄的女儿。京师大学堂前段时间从流放岭南的人员里头招募了一批女学员。
很可能这个房遗玉就是通过这个方法回到长安城的。”
萧瑀这样子的人物,掌握的信息是非常充分的。
所以很多时候,他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猜测,或者说是判断。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我们只要找到这个房遗玉,然后了解一下昨天她是跟谁在一起。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刘德华。”
萧锐倒是机灵,很快就找到了突破点。
他倒也不是说想要对刘德华做什么,主要是想要认识一下这种才子。
各个大家族,对于招揽人才,其实都是很积极的。
哪怕是没有办法招揽,结一个善缘,也是很有必要的。
“理论上是可行的,不过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应该有不少。到时候人家不见得愿意透露相关的消息。”
“虽然昨天很多人去渭水河畔游玩,但是刘德华在现场作诗,肯定也是有旁观者的。
对方把诗作发表到《大唐报》,说明人家也是想要让更多人知道的。”
萧锐在那侃侃而谈,分析着这件事情。
“《大唐报》是如何知道这个诗作的?这其实也是一个突破点。
找人去问一问的话,也许这个事情也有结论了。”
萧瑀对于这个刘德华也是很感兴趣。
这么多年了,如此有才华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大唐虽然尚武,但是并不表示文人就没有地位。
伴随着战争的减少,国家进入到经济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候,文人的地位也会开始上升。
相应的,整个社会对于才子的期待也会更高。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盛世出现才子,这也算是一个好兆头呢。
“还真是呢,这篇文章能够那么清楚的介绍诗作背后相关的一些事情,又能在昨天刚刚面世之后,今天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说明提供这个诗作,写这篇文章的人,应该是知道不少消息的。
甚至这个人就是《大唐报》的人,或者是刘德华自己给报社提供了消息。”
萧锐说到这里,觉得有点坐不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皇长孙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唐皇长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