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兴唐

准噶尔刀王

首页 >> 五代兴唐 >> 五代兴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国师 衣冠不南渡 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寒门枭士 朕真的不务正业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黜龙 我娘子天下第一 日月风华 抗战之悍匪横行 
五代兴唐 准噶尔刀王 - 五代兴唐全文阅读 - 五代兴唐txt下载 - 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二十、官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以卢弼为首的一众文臣联合上奏,要把儒家的经典书籍列为各大府学招生必考科目,却被李岌毫不犹豫地给否决了。

这是在整合中原,吸收了大量的儒臣进入朝堂后所存在的弊端。

以张宪为首,加之李岌又在有意削弱武臣们的权势,这些原来的所谓儒臣在朝堂中话语权日渐增强。

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的学问便不再一种单纯的思想,而是变成了一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权术。实际上唐代以前的科举并不独限于儒家一门学问,虽然所谓的“明经科”的考生是最多的。

这是因为儒家的学问虽然把过去的史家内容涵盖了进去,但还是最好学习的,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行,而其他几科像是“明律”、“明算”等却需要考很专业的学识。

这有点像是后世的文理分班。

在前世李岌就是最反对这种为了应对高考而实行的“文理分班”制度的,这造成许多的文科生缺少最起码的科学常识,即使当了官员还经常会被一些“大师”们的“简单化学魔术”所蒙骗。而理科生缺少基本的国家地理和民族历史知识,说白了就是被培养成了爱国心淡漠,眼里只有金钱,却没有国家民族是非观念的“人才”。

把儒学定为科举唯一考试科目的是在宋朝,其后在南宋理学兴起之后,更是变得胸襟狭窄,灭绝人性,把任何非儒家的知识和学问都视作异端,到了明清两代更是彻底禁锢了民众的思想。

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传说故事最早实现在元代,最初的意思是讽刺那些“理学先生”,说是儒家的学问只能信一半。到了明代这个故事又重新被那些“大儒”们故意曲解,境界升华到了“只靠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这种神话地位。

话说一部《论语》只二十章,一万一千七百字,论字数在后世也就和那种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里的一章相当,里面就能涵盖了普天下而皆准的学问内容?

这纯粹就是在扯蛋!

儒家的书要读,要考,但却不能成为天下读书人主要的学习方向,只能是当作考古文。

反倒是《算学》、《农书》和《自然》却被列入了各大府学的入学必考科目。

格物致知,这些才是真正学以致用的好东西。

一个官员,连起码的算术都不会,你还怎么治理地方?!

想要一个人去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种想法犹如愚公移山。但是把学问传播到这个世界,再加上皇帝的身份,让一大群人去再传播和推广,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晋地、关中和河北地方读书人的知识结构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李岌相信用不了二十年时间,新的一批科学家和思想家就会冒出头来。

这就是上行下效所起到的作用。

只要这批人渐成气候,在朝堂中拥有了很大的发言权,这儒家再想一家独大,垄断天下的学问和思想,就会难如登天。

现在朝廷虽然恢复了科举,但是制度却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高考。

科举考试通过后,其一是并不会直接授官,而是进入到各大府学中进行学习,毕业后才准予授官。其二是七品以上官员在提拔前必须到晋阳太学进行进修培训,结业后才准许外放任职。

也就是说以晋阳、镇州、京兆、洛阳和兴元、成都六大朝廷所建立的府学为中心,各府学毕业生准予授县级以下官职,负责培养基层官员。而晋阳太学,则类似于中央培训学校,负责中级官员的培训和进修。

这避免了一些私家学问和思想干扰到朝廷教育体系的情况。

所有的读书人,必须要通过朝廷的教育培训体系考核才能成为正式的官员。

这也是一种人才垄断。

与府学相对应的,是在各地设立相同的军官学校,负责培训军事指挥官和各地的治安官员,文武两套培训体系是各自分开和独立的。

各县的武尉、州防御使和团练使等武官的任免和调派权是在兵部,而不是由吏部任免,地方武装统辖权归中门使,也不在枢密院。枢密院只负责常备军的调派和作战指挥,现在其职能正在向类似于参谋部的方向转变。

朝堂中的权力制衡是四相相互牵制和制约:尚书令任圜主管六部,中门使张宪主管九寺,枢密使掌军,而屯田令掌管天下军事屯田事宜。

这说起来,屯田令卢琰手上掌握着各地近七十万户屯田军,权力也是极大。只不过各地屯田军与驻防常备军经常是权力交叉任命,枢密院和兵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限制着他手上的权力。

另外就是御史台,作为独立的监察机构,不仅成为了朝廷常设机构,而且扩大了规模,开始派驻地方,负责监督和监察地方官员。

共和八年,在平定中原之后,朝廷这一年并没有进行什么大的军事行动,而是在全力调整地方,推行新的官员选拔和任免制度。

寒风渐起,在秋收之后,朝廷开始陆续抽调河西、朔方、河套、云内骑军到河北,甚至连定难节度使李彝超也接到了通知,派族弟李彝殷率五千党项骑军,前往镇州听候指挥。

十月,李岌亲率三万禁军和云州骑军从晋阳出发,前往河北。

大军云集,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挑起一场对针对契丹战争,目标是幽州契丹人所控制的卢龙地区!

借口很好找,石敬瑭投靠契丹后,被任命为卢龙节度使,大唐就以“讨逆”的名义,准备大举出兵。

十五万大军是目前大唐近三分之一的常备兵力,另外加上坝上地区集中的近八万兵力,也算是声势浩大。

李岌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河北幽州一带的防线推进到燕山明长城一线。如果契丹人肯主动放弃,退回关外,自己就只当是进行了一回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和拉练。如果不肯撤兵,那么大家就进行一场硬碰硬的大规模决战……

喜欢五代兴唐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五代兴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职法师 大奉打更人 无言之症 惊悚乐园 天人图谱 诡舍 工厂里的夫妻 没人告诉我魔法学校一群神经呀 快穿,改变小炮灰的命运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儒道至圣 快穿:你惹他干嘛,他恋爱脑来着! 末世:多子多福,极品美女这样用 全民:神级辅助,开局投效国家 女大佬带弟弟下乡当知青 综武反派:开局征服宁中则 逆天邪神 一品布衣 魏晋干饭人 斗破苍穹外传之云韵篇 
经典收藏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贞观小闲王 枪械主宰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大唐之超级商城 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 赘婿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我的餐馆通古代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惑乱红楼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寒门宰相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带着机枪去古代 
最近更新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穿越大宋娶公主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我家有个电饭锅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五代兴唐 准噶尔刀王 - 五代兴唐txt下载 - 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 五代兴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