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首页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 重生南非当警察 大唐第一闲人 1627崛起南海 超时空史记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文阅读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txt下载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4章 笼络人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论古今,行政级别越高,办事机构越多,官员的品级也会越高。

后世一个县的县长也仅仅是正处级,而若是到了北京部委,正处级的领导可能都只是个打杂的,甚至中央部委这样的机构,一进去就可能是正科或者副处,这些其实从公务员考试的岗位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府衙的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同知分管,下设典史胥吏若干,这若干可多可少,但正九品的典史至少有八人,这都是大明的规定。

这些典史想要继续升迁难度很大,他们今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能混一个县令当当。

当然,这些人至少是官的层面,和县衙的那些胥吏相比,他们至少还有个奔头。

除了府堂的典史之外,经历司的经历、照磨司的照磨、司狱司的司狱等都是正九品,知事是从九品。

县衙有六房做事,府衙照样也有六房做事,比如说吏房掌管考勤、丁忧、起复;户房掌管户口、征粮纳税、灾荒赈济;礼房掌管兴学、科举、教化、旌表、礼仪、祭祀、节庆;兵房掌管兵差、民壮、考武、治安;刑房掌管破案侦缉、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工房掌管工程营造、修理仓库、起盖衙门等等。

各房的办事人员通称为典吏,而各房的头目,或称经承,或以各房之名冠之,称吏书、户书、兵书、刑书、工书等等。

同知毕良言讲的滔滔不绝,对府衙的事情一清二楚,特别是当他讲到数量庞大的胥吏之时,李翰林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府衙的胥吏竟然达到了两三千人。

这两三千人不是由朝廷任命而是府衙自主招聘,虽然在府衙做事,但和那些有品级的官员相比完全是两码事,配备再齐全的知府衙门顶多是将部门设齐全,比如说管和尚、道士的部门都设了主事,但宝庆府又不是顺天府这样的大府,两三千人的胥吏明显太多。

当然,听到这个数字李翰林也并不意外,后世都有官员打招呼为自己不争气的儿女谋个差事,更何况大明这种讲人情世故的家天下,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都是如此,更何况下面这些府衙。

刚到宝庆,这中间牵涉到太多利益,虽明知道此事不合理李翰林也只能忍着,万一动错了人得罪了朝廷大员或者大势力,此事便是个大麻烦。

新化一个县衙的水都如此深,更何况宝庆这样的知府衙门,这里原本是张天顺的大本营,他的大本营若是没有问题,鬼都不信,宝庆这个地方母猪都能拱死人,不得不防。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李翰林简单的布置工作之后就让各县的县令先回衙门,来知府衙门开一次会议不容易,来回得折腾十多天,一个县令十几天不再县衙,县衙还不乱成一锅粥,当初自己做县令之时最烦的也正是跑到宝庆开府衙会议,路途艰险不说,重要的是耽误时间。

会后,毕良言亲自将李翰林送到了知府后院,和县令一样,衙门的后院基本上是知府的私人宅院,晚上也有人把守,看到曾经对自己点头哈腰送钱送伞的下属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长官,毕良言五味陈杂,不是滋味。

也正是因为他曾经收过李翰林的银子,现在才局促不安,当知道是李翰林担任宝庆知府之时,毕良言急的五个晚上都没有合眼,但心和这位主官搞不好关系。

明朝可没有行贿这个说法,受贿有罪而行贿则轻的多,换成现代的说法是皮肉都不痛的批评教育,意义不大,正是那次视察,毕良言无形之中便被李翰林抓住了小辫子。

对于李翰林而言,衙门中有贪官并不可怕,相反,若全是些老老实实的人他还真不知道如何管理,贪官是可恶,但贪官办事效率高、处理事情灵活啊,试问哪个清官有贪官的办事效率高?

毕良言虽然吓得要死但李翰林却不会把他怎么样,他深知这个同知的重要性,没有他处理和领导绝大部分事情,偌大的一个宝庆府杂七杂八的事会弄的自己眼花缭乱。

但李翰林其实也担心一点,那便是毕良言的人品。

如果毕良言跟刘新发一样聪明,一教就会,那倒也不用担心,他怕的是这小子有自己的思想,吃里扒外,明着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

此事倒也简单,如果这毕良言真的不听话,上报太子或者四爷废了他便是,即便是朝廷这条路行不通,不是还有天盟嘛,杀毕良言不就是他这个天盟盟主的一句话。

想到这,李翰林原本浮躁的心又放心不少。

“大人,从此以后这里就是您的休息之所,被褥全是新的,左边是您的寝房,右边是厢房和客房.....”

毕良言殷勤的介绍道,待他介绍完毕之后,李翰林去了书房,简单的翻了一下书籍,装成一副文人摸样,而后才说到了重点:

“良言老哥,你辛苦了,初来宝庆当政,以后事事还得劳烦老哥帮忙。

虽然我手中有老哥的一些往事,但希望老哥你莫要介怀。

当官嘛,谁不想弄几个银子养家糊口,只要不愧对百姓、愧对朝廷,有何不可?

翰林老弟我不是迂腐之人,有些事情看得很开,相比于这些事情,良言兄对老弟我的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良言兄的真心值万金,也是老弟我最想得到的。”

见身旁无人,李翰林直接说道,这番话句句违心,目的就是笼络人心,如若毕良言聪明,将来还能做个朋友,如果能成为知己,将他推上知府的位置也不是难事,但如若执迷不悟,他在宝庆待不下去。

毕竟......

宝庆府绝对不会让一个外人在中间当搅屎棍。

李翰林刚才的那一问对于毕良言而言绝对是灵魂质问,这个问题的实质便是——如今我到此地做知府,你愿不愿意成为我的人。

喜欢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凡人修仙传 宿命之环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深海余烬 剑道第一仙 上辈子苦够了,打死她都不嫁了 快穿年代女配 乱世书 儒道至圣 全民领主,开局召唤魔化关银屏 穿书后女配才是五个哥哥的真团宠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快穿:在年代世界悠闲生活 诸神愚戏 被贬后,我在远东建立魔女之国 重生:权势巅峰 魏晋干饭人 天海仙途 
经典收藏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枪械主宰 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大唐之超级商城 混在古代当军阀 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 大唐混子 赘婿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我的餐馆通古代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惑乱红楼 秦吏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寒门宰相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三国:征战汉末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最近更新这个王朝叫大兴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戏说嬴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txt下载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