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阿李听闻后方已失,方寸大乱。
宋军竟能直取博州和德州。
那背后的大名府定是朝不保夕,四狼主在开封城下也必是兵败无疑。
二人打起精神,又商议多时。
军中只有万余金人,数万步卒皆是汉人签军。
若后方已失,消息在军中传播,这步卒早就逃散。
此地不可久留。
二人私下命手下金兵收拾行装,天亮前开拔。
如何瞒得过签军士卒?
寂静的夜空中,金军大营乱糟糟。
早有斥候报于张浚。
他不敢起兵攻打,只是命田师中和杨沂中整备军马。
多派斥候四处打探。
子夜刚过,大?和阿李出营北逃。
等到宋军派兵追击,早已追赶不及。
张浚派人草草收编降兵,命田师中、杨沂中和王德三路向德州进兵。
张宪偷袭了博州城,突然得斥候禀告。
金兵朝德州北逃。
自己连忙领数千骑,于半路截击。
张宪兵少,但金兵并不恋战。
冲杀几番,留下千余骑与宋军纠缠。
等张宪杀散殿后金兵,大?和阿李早已不知所终。
次日杨沂中等三将才姗姗来迟。
张宪将王贵硬塞给自己的三万余降卒,交给三将各自补充。
遵岳元帅将令,自己领本部军马,移防登州。
王德此战损失不小,整编降卒后。
军力复振,虽然战斗力还有待提升,但框架已经起来。
接到王贵的书信,三将各领本部军马开拔大名府。
与岳家军合兵北进。
如今开封城粮草基本已经运尽,王贵命亲军校尉,亲自护送太上皇赵桓回銮东京开封城。
等了数日,三将已在城外扎下大寨。
诸将寒暄已毕。
田师中有些担忧道:“听闻太祖皇帝留下遗诏:得幽云十六州者,可封王,岳元帅建此大功,羡煞旁人。”
杨沂中、王贵、王德,甚至降将韩常也有爵位傍身。
只有自己还挂着一个县伯,前番兵败险些被张浚张元帅枭首。
难免有些酸溜溜。
杨沂中笑道:“如今金军兵败如山倒,收复故地更是手到擒来,各位日后必定公侯加身,荣耀无比。”
他是诸将中爵位最高者,和国公。
田师中心中暗自盘算,如今金兵势衰,此时不痛打落水狗,捞些功名更待何时。
王贵和杨沂中早就商议已定。
岳元帅加赵秉渊为河北提督,整饬诸州府防务。
是为防守计。
也是减少宋军重任,而大名府诸将皆是进攻计。
王贵见状,笑道:“如今岳元帅顾军深入,恐怕金兵合围,乃是火中取栗之无奈之举。”
王德放下茶盏,道:“既然岳元帅深处险地,正宜我等早日发兵。”
杨沂中和王贵推让一番。
杨沂中正色道:“明日辰时起兵,本帅节制王德、田师中两部为东路,走景州、沧州、霸州一线。”
“王贵王元帅节制岳家军诸将为西路,走河间府、雄州、涿州一线。”
“诸将今日整肃军马,明日开拔。”
随着将令下达,王贵留军中校尉为大名府兵马都监。
杨沂中三将合兵近五万人马,王贵遣散老幼降卒,也有七万大军。
东路军以田师中为先锋。
韩常今日见诸将对自己封侯有些不服,便和牛皋抢了起来。
王贵做和事佬。
领两将为左右先锋。
次日大军徐徐推进。
燕京城,丞相府。
岳元帅日夜兼程早已抵达城下,用金兵旗号诈开城门。
众将突入城中。
完颜希尹在亲军护卫下,出北门而逃。
宇文虚中自绑于府外求见。
岳相公知道此人本是宋人,素怀忠义,也颇有才干。
亲自出门迎接。
帮他解取绳索。
“先生何罪只有,只是汉人式微,被金人强留而已。”
宇文虚中泣道:“不想罪臣此生还能见王师北定,死而无憾。”
岳相公将他迎进府中。
询问幽云十六州百姓民心向背。
“禀岳元帅,北地已不奉汉人衣冠,已有二百年。”
“只是异族压迫日盛,苟延残喘而已。”
“若宋军秋毫无犯,各族百姓也能诚心依附。”
宇文虚中深入北地数年,早已对当地百姓习俗熟记于胸。
二人聊了多时。
突然宇文虚中道:“险些忘却一件大事。”
“何时?”
“军都山下设有金人马场,不下十余万匹。”
岳相公听罢,也觉得头疼。
十万匹战马不是财宝,取了就藏起来。
这些战马是要悉心照料。
这如何是好?
想了半晌,连忙传令:徐庆和傅选各领三千骑,俘获十万余骑战马,并军马场汉人一起带回。
傅选不必回城,押解马匹入曲阳军马场。
又传令姚政领本部军马,快速行军,进燕京府守备。
等岳相公当着宇文虚中的面,连连下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满江红:武穆重生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满江红:武穆重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