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首页 >> 宋歌行 >> 宋歌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寒门枭士 我在现代留过学 数风流人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黜龙 大明嫡长子 大暴君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四十八章 据理力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考核恩荫者,择其优入仕,落榜者给其相应的虚职,分流眼下冗官,朝廷开办教育官学,让这些人去各地教书去,诸公觉的如何?”

赵昉考虑再三,还是给出建议,这建议是建立在历史上的庆历新政,范仲淹等人改革恩荫制度的基础上的。

老范比他狠,考核不通过的直接不用,但这造成大批的官员反对,新政的失败,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改革财政,改革赋税,这些的确触动利益集团,但不会伤筋动骨,大宋的官员俸禄极高,有识之士能够忍痛为国为民牺牲一下自己的利益。

但恩荫制度却触及所有人的子孙后代,因此原本不反对的人,全都站起来反对了。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后代会读书,能考上进士入仕,因此自己一生奉献后,给儿孙留下好处,这是人之常情。

可老范的改革,直接掐断了他们儿孙的前途,不反对才有鬼。

原先没有人们就不会奢求,可明明有的,你把它弄没了,这是人性不能接受的。

“臣支持魏王开办官学,不知可有章程否?”

晏殊马上接一句道,没说对于恩荫的处理,而是对教育很感兴趣。

赵昉一看暗自笑道:“这老头,小爷我是偷了你的历史功绩,可别怪我哦!”

马上他郑重介绍起创办官学来,以县为单位,各县由官府出面,号召县里的人富人捐钱捐粮,建造学舍。

由朝廷任命学官,每一路设提学司,管理州县学政、教授,朝廷根据各县大小、人口多寡给予土地若干,作为学田充当教育经费。

这一点很重要,中国其实在汉代,官方就开始推行官学制度了,但没有长期保证的教育经费,盛世时官学还能办下去。

可一旦朝廷财政困难,就无法支撑教育经费,官学也就形同虚设了。

学田制度历史上正是晏殊提出的,各县以官田若干给予学校,学校雇佣农民耕种,收取的佃租作为教育经费。

有效的预防了国家财政不稳定,对教育造成的动荡,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创举,晏殊功莫大焉,但现在被赵昉偷了。

“魏王是说乡村也要普及教育?这……”

说完州县,赵昉继续说起乡村教育,这下晏殊都迟疑了,县城毕竟有钱人多,除了学田外,富人可以捐钱。

可乡村要建学,那只能靠朝廷负担,再说没有那么多田地呀,毕竟官田是有数的,大部分的田地是在地主手里。

赵昉当然知道这问题,正色说道:“不一样,州县官学是教育科举学子的,至于乡村教育,只需要启蒙就行,目的是尽量让更多的人识字,利于朝廷政令下达时,百姓被人蒙蔽,看不懂榜文告示。”

晏殊听到这还没什么,范仲淹等人可是听他说过皇权不下乡的事情的,听到这如何不明白,自家这位储君这是在布局了。

“嘶”的一声,韩琦率先支持道:“魏王此举大善,痒序之学古已有之,既然后汉能够办的到,没理由大宋办不到。”

不错,乡村建学不是赵昉独创的,其实在东汉时期就有了,汉朝是郡县制,郡学叫学,县学叫校,这就是学校的由来。

而乡里叫痒,村里叫序,痒序之说同样来自东汉的学校名称,只是东汉灭亡后,后世的朝代再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全国设立学校。

班固的《两都赋》中写道“学校林立,痒序盈门”,说的正是东汉时期的教育盛况。

后人看三国演义时难道不觉奇怪,杀猪的张飞有文化,当逃犯的关羽读春秋,其实正是因为他们都读过书,至少启蒙过会认字。

“若只是启蒙,倒也可行,乡村聚族而居,朝廷只要提供一位启蒙老师的俸禄,其余的可由他们自己提供,无非是学舍和笔墨纸砚罢了。”

范仲淹接着同意道,财神爷王尧臣想了想道:“也对,魏王普及了活字印刷,书籍已经不成问题,可以大批量的印刷,孩子学习也用不上上好的文房之物,能写字就行。”

这话说的大家热烈起来,纷纷出谋划策补充细则,很快就把这事定下来。

当然赵昉想要印刷启蒙书籍赚钱的梦想也破灭了,晏殊直接大手一挥,宣布由工部负责印刷书籍,免费提供给乡村各学校。

而且这老头也不是好人,笑呵呵的说此盛举,怎么能不号召富人们捐钱呢,这是给他们机会流芳百世啊。

不知道他能让多少人愿意捐钱,但赵昉知道肯定有人的,而且还不少。

大宋崇文可不仅是朝廷,民间风气如此,谈及教育福泽子孙的,不少人都愿意出钱出力。

“三冗问题,魏王解决了两个,虽然不是彻底解决,但的确能减轻不少,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的,要不魏王再说说?”

晏殊好似很虚心求教般的说道,赵昉看他那样就明白这老头蔫坏,就想着掏空自己,让他自己省事些。

“冗费这事吧……”

赵昉沉吟一下看向众人,郑重行了一礼后开口说:“请诸公同意,废除公使钱制度!”

“什么?”

“不可!”

“胡闹!”

一连数声,有惊异有愤怒,甚至有人呵斥出来,一个个斗鸡似的瞪着赵昉,唯有王尧臣不语。

等到大家住口,欧阳修问道:“大王可知公使钱对士大夫意味着什么?”

赵昉撇嘴道:“小王知道,诸公认为朝廷给公使钱,是善待士大夫,有春秋养士之遗风。”

“那魏王还要废除之?”

“为何不能?”

赵昉大声问道,并反驳说:“大宋对待士大夫难道还不够好?雄汉盛唐何者比的上我大宋?”

一连两问,众人无言以对,眼神闪烁不敢跟他对视。

赵昉看了看他们并未停止,继续说道:“九品十八级官职,宰执大臣年奉折合白银三千六百两,最小的从九品官员年俸一百两,五口之家的平民,一年二十两银子就够生活了,这还不算朝廷给诸位的年节恩赏,各项职务虚职的补贴,大家扪心自问,没有公使钱,大宋亏待了士大夫吗?”

喜欢宋歌行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宋歌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参加恋综,这个小鲜肉过分接地气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惊悚乐园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噩梦惊袭 深海余烬 工厂里的夫妻 快穿,改变小炮灰的命运 满级小师妹今天也想装柔弱 国运争霸:我大秦重工,震惊世界 乱世书 全民:神级辅助,开局投效国家 快穿:在年代世界悠闲生活 从斩神开始开辟一条无敌路 一步青云 诸神愚戏 一品布衣 兽世种田:反派崽崽超粘人 天海仙途 
经典收藏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贞观小闲王 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混在古代当军阀 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赘婿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惑乱红楼 秦吏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我本初唐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最近更新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梦回西晋娶女帝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镇国世子爷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鼙鼓揭天破宋来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