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找到李旦,向李旦传少帝李重茂诏旨说:
“朕不知国政,愿让位于叔父相王。”
相王李旦说:
“不行,我不能接替皇位。”
刘幽求进宫对李旦的两个儿子宋王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说:
“从前相王已经当过皇帝,众望所归。
今人心没有平复,国家灾难刚刚缓解,相王岂能固守相让不争的小义小节?请早即帝位以镇抚天下。”
李隆基说:
“我父王性情恬淡,轻视名利,压根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即使拥有主宰天下的机会,他也让给别人。
况且少帝李重茂是我父王亲哥的儿子,他怎么忍心让他失去帝位?”
刘幽求说:
“众心不可违,相王虽然想居高而独善其身,恐怕没法做到。
况且国家命运为重,礼让帝位这样名节为轻,二位王爷应该多劝他才是。”
李成器、李隆基于是入见相王,反复地说:
“人心归向为重,国运兴衰生死攸关,不如父王早登帝位,以安天下。”
相王李旦还是不同意,又经两人力劝,方才允许。
这天下午,少帝李重茂有诏令颁出:
任命:
李成器为左卫大将军,
李成义为右卫大将军,
李隆范为左羽林将军,
李隆业为右羽林将军,
晋升:
李隆基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省三品(宰相)。
钟绍京为中书侍郎。
李日知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省三品。
太平公主二儿子薛崇训为右千牛卫。
贬任:
窦从一为濠州司马。
王邕为沁州刺史。
杨慎交为巴州刺史。
萧至忠为许州刺史。
韦嗣立为宋州刺史。
赵彦昭为绛州刺史。
崔湜为华州刺史。
郑愔为汴州刺史。
布置即定,即于第二天进太极殿,处置易位事宜。
少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挟持,进入太极殿。
因为还在国丧期间,皇帝的座位就在宫殿东边,李重茂直接走到最东边,朝西而坐。
西边是中宗李显的棺梓宫,相王李旦进入太极殿,就站在梓宫的边上。
太平公主早早在殿中,她看见文武群臣一齐进殿,已经各就各位。
公平就高声对大家说:
“国家不安,少皇帝为了稳定国家,让位给他的叔叔相王,各位觉得可以么?”
刘幽求跪地回答:
“国家多危难、应立年长的国君,少皇帝仁德孝顺,效仿尧舜,以天下为重。
相王代少帝承担重任,彰显对晚辈慈爱,此事正应该从速实行。”
说到这里,大家齐声赞同。
刘幽求拿出事先代替李重茂写好的让位诏书宣读起来。
让位诏书宣读完毕,该让位了,出现了尴尬场面。
李重茂知道皇位难保,但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当时他就傻坐在那里发愣,不知道赶快站起来让位。
太平公主快步走到皇帝座位前,高声对少帝李重茂说:
“人心都归服相王,孩子,这儿不是你坐的地方,赶紧走下来吧。”
李重茂还呆坐在座位上不动,太平公主上前一把扯住他的衣服,把他硬拖了下来。
李重茂被拖离座位,只好含着眼泪走到下首的旁边站立着。
太平公主快步走到李显的棺材旁边,拉起还站在那里的相王李旦的手,拉着他朝皇帝座位走去。
李旦走到皇帝座位前,神情昂然地坐下。
太平公主急步走回群臣队列中,示意大家一起跪下,朝着端坐在皇位上的李旦,齐声喊到:
“皇帝万岁!万万岁!”
拜贺仪式完成,群臣簇拥着皇帝李旦出殿,到达承天门。
李旦在承天门楼上宣布大赦天下。历史上称李旦为睿宗皇帝。
第二天,李旦发布诏旨:
封李重茂为温王。
升任钟绍京为中书令。
实封太平公主万户食邑。
只是册立太子的事,睿宗李旦反复思量,没法仓促决定。
立长子宋王李成器为太子,还是立铲除韦氏、武氏奸党立下大功的三儿子李隆基为太子?这事压在心上,一时定不下来。
宋王李成器猜出了父亲李旦的心思,对他说:
“国家安定无事时,立太子应当先立长子。
国家危难时,应该先立救国有功的人。
如果违背这个原则,必让天下人失望。
我弟弟平王李隆基救国有功,儿臣不敢同他争抢太子位,我宁愿死也绝不当太子。”
睿宗李旦还在犹豫,召问群臣。
刘幽求对李旦说:
“能消除天下大祸的人,应该享有天下富贵。
平王安定社稷,挽救了朝廷,功劳最大,品德也最贤良。
况且宋王已经作了辞让,当然应该立平王为太子,请陛下别再犹豫了!”
群臣也支持刘幽求主张,立太子储君的事确定下来。
过了几天,李旦颁诏: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写了奏章,请求把太子位让你李成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唐朝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唐朝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