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大年三十,赵府里里外外都挂上了红灯笼,想回家的侍从们早在二十五那天便尽数领完赏钱回了乡,府上还剩的都是每一年都会留在府中的人。
“将军回来了!”
门口传来青岑激动的声音。
赵父和赵母本就在前厅等候,闻言,不顾俊安的阻拦,便要起身去大门口迎接。
他俩刚走到前厅屋檐下处,便看到一身戎装的赵海宁骑着马意气风发地进了府。
“爹爹,娘亲!”赵海宁激动地翻身下马,顺手把缰绳交给青岑,尔后快跑几步,“这么冷的天,怎不在里屋呆着,快些进去吧。”
她的语气中是掩不住的欣喜,又有几丝担心。
当年事后,赵震文便以身体为由告老还乡,当今圣上十分理解,并未有所为难,反而还力排众议,让天赋非常的赵海宁接了赵震文的班——当然,并非是“镇北将军”这个名头。
这些年来也并无战事,自然也无立功的机会,所以赵海宁只是个普通将军。
“嗐,人嘛,总得给自己找些事情做,不然老是蜷在那屋子里,骨头都坐松啦!”赵母为赵海宁悉心地取下肩甲,交给旁边的俊安。
赵震文看着日渐成长起来的赵海宁,不禁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宁儿也长成大姑娘了!”
赵海宁笑道:“爹爹,这话你都说了有七八年了,便没点新意吗?”
说罢,一家三口并着青岑、俊安都开怀地笑了。
众人便一边往里屋走,一边说话。
“宁姐姐回来了吗?”
刚转过回廊,便看见曾静姝手里捧着一袭大氅,领着杏栀,一边回头问,一边急匆匆往前赶。
赵父赵母都心照不宣地放缓了脚步,只让赵海宁往前走。
赵海宁也不扭捏,对曾静姝笑着打招呼:“巧月,我在这儿,你往哪儿看呢?”
曾静姝闻言,忙猛地转过头,这才发现她俩已经快撞上了,又赶紧刹住脚步,但还是免不了身子向前倾,眼看便要向前扑摔在地上。
赵海宁见状,立马上前两步,稳稳接住了她。
曾静姝的脸颊一下子红透了,咬着嘴唇,小声道:“宁姐姐,我想着外面冷,给你送衣服来着,我……我是不是又没做好?”
赵海宁笑着摇头。
虽然曾静姝比自己大两岁有余,但她总是叫自己“宁姐姐”,想让她改也改不过来,索性便随她去了。
可这唯唯诺诺的性子,要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呢?
哎,罢了,今日过年,巧月想怎么样便怎么样吧,日后有自己护着她,还有……
还有……
赵海宁忽然想到赵海诚,默默叹了一口气,伸手把曾静姝手上的大氅接了过来,自然而然地披上。
“对了,二哥呢?”
曾静姝对着赵父赵母行过礼后,又转过身来,回答赵海宁的话:“在厨房,程伯和连兆在帮他打下手。”
赵海宁点点头,“今年这么早?”
她说着,抬头看向檐外的天色。
本想看一看时辰,但只见一片晶莹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悠悠落在院中的兰草上,瞬间化成水滴。
“下雪了。”曾静姝先道。
她刚才顺着赵海宁的目光看过去,自然也看到了雪花落下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开口。
话毕,众人的目光都投向廊外。
赵母望着满天飘落的大雪,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道:“瑞雪兆丰年,瑞雪兆丰年啊……该团聚了才对。”
此话一出,众人又陷入沉默。
他们都知道这说的是谁。
——赵海诚。
他自八年前随太子——现在已是陛下了,入京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家。
只有偶尔收到的各地寄来的小玩意表明他还想着家里。
可是他为什么不回来呢?
赵海宁和赵海仁都不理解,也询问了父母很多次,但最后得到的都是沉默。
无尽的沉默。
“诚儿也大了,他想回来,自然会回来的。走,咱们先去看看仁儿他们。”赵震文的话把各怀思绪的众人拉回现实。
他们便朝着厨房走,只是这一路没人再说话了。
曾静姝对这事更是不怎么了解,她只知道她本是跟着大哥曾休宇一起住,可忽然有一天,大哥不见了,家里来了几个侍卫模样的人,说要护送自己去赵家。
她当然高兴,可也不忘问大哥怎么办,侍卫们只说大哥自有大哥的去处,让自己不用操心。
然后她便来到了这里。
或许宁姐姐的大哥和自己的大哥一样,自有去处,才会离开的吧?
如此想着,便到了厨房门口。
一开门便是扑面而来的热气与香气,赵海仁站在热气正中,热络地颠着大勺。
他自京城回来之后,便开始潜心研究各种菜式,还不知什么时候与倾月楼的少东家通上了信,两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各种菜的做法,不亦乐乎。
赵海仁察觉到门被人打开了,用脖子上搭的汗巾抹了一把额头,将锅中的菜倒入盘里,这才抬头看了看来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be十五次之后我终于拿对了剧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be十五次之后我终于拿对了剧本请大家收藏:(m.qbxsw.com)be十五次之后我终于拿对了剧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