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皱着眉头,在营帐里来回踱步,“咚咚咚”的。想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说:“要我超越臣子的本分,去占据皇帝那个位子,我是绝对不敢的,这事儿没得商量。咱们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
这时候,将领们都在旁边呢,他们一听刘备这么说,都急得不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声说道:“主公哇,如果您只是一味地推辞,咱们大家的心可就散喽!咱们可都是为了您,为了咱们的大业啊。”
诸葛亮看着刘备,又看了看将领们,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主公一生都把道义当作根本,不肯轻易称帝,这我们都知道。不过呢,现在咱们有荆襄、两川这些地方,势力也不小了。我觉得哇,主公可以暂时称汉中王,这样既不违背主公的心意,也能稳定大家的情绪。”
刘备那家伙一脸严肃地说道:“嘿,你们的心思我明白,你们想尊我为王,这我知道。可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哟!得有天子明明白白地下诏书才行啊,要是没有,咱这可就是胡来啦,那可是僭越本分,是要遭大罪的事儿,是大逆不道哦。”
诸葛亮呢,慢悠悠地摇着他那把羽扇,不紧不慢地说:“主公哇,您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如今这局势。现在可不是平常的时候哇,咱得机灵点儿,懂得随机应变,不能老抱着那些死规矩不放。要是一直这么死板,咱说不定啥时候就把好机会给丢喽,那对咱们的大业可没啥好处哟。”
张飞这家伙一听,那眼睛“噌”的一下瞪得圆溜溜的,就嚷嚷起来了:“哼!大哥,您瞅瞅现在这天下,那些跟皇室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都一个个眼巴巴地想着当皇帝呢!您是啥人呐?您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朝宗亲啊!就凭这身份,别说是当个小小的汉中王了,就算是称皇帝,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嘛,有啥不可以的?您就别再磨磨唧唧地犹豫啦!”
刘备一听张飞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就大声呵斥道:“三弟,你给我闭嘴!这种话可不能乱说,这要是传出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儿,你可别瞎咧咧。”
诸葛亮一看这情况,赶紧上前一步,劝道:“主公哇,我知道您是个守规矩的人,可现在情况特殊哇。咱们可以先顺着形势,晋升为汉中王,然后再赶紧写个表章奏告天子,这也不算晚嘛。这样一来,既能稳住军心,又能在这乱哄哄的世道里占个先机,您就别再推辞啦。”
刘备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一个劲儿地摆手,推辞了好几回呢。可周围的人就一个劲儿地劝他。刘备实在是拗不过大家,没办法,只好无奈地答应了。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那沔阳可热闹了。就跟过年似的。大家都为了筑坛这事儿忙得脚不沾地。
那祭坛哇,那叫一个气派!方圆九里呢,就跟个大城堡似的。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精心分布,每个方位都插满了色彩斑斓的旌旗,风一吹,“呼啦啦”地响,就跟一群彩旗在跳舞。还有那华丽的仪仗,一排排、一列列的,整整齐齐,可威严啦。
大臣们也都早早地来了,穿着那庄重的服饰,他们按照各自的次序排列得整整齐齐,就等着仪式开始呢。
许靖和法正这两人慢悠悠地走到刘备跟前,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然后齐声说道:“主公您快登上祭坛吧。”
刘备深吸一口气,就像要上战场似的,缓缓走上祭坛。许靖和法正小心翼翼地拿起王冠,轻轻地戴在刘备头上,接着又庄重地送上玉玺和绶带。刘备站在祭坛上,面向南方,缓缓坐下。
这时候,文武官员们“刷”的一下齐刷刷地跪下,齐声高呼,朝拜祝贺刘备成为汉中王。
仪式结束后,众人又开始嘀咕立世子的事儿。刘备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儿刘禅,那家伙生性纯良,就立他为王世子吧。”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都说:“是是是,主公说得对。”
接着,刘备开始分封众人。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许靖哇,你可是德高望重,就封为太傅吧,好好辅佐我。法正哇,你这家伙智谋过人,任命你为尚书令。诸葛亮哇,你一直给我出谋划策,那就是我的左膀右臂,就担任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你们五位那可是战功赫赫,就封为五虎大将。魏延哇,你累立战功,就封你为汉中太守。其余各位呢,都根据你们各自的功勋来确定爵位,大家都好好干,咱一起把这大业给搞起来!”
众人听了,都欢呼起来,那士气高涨得就像一群打了鸡血的战士。
刘备当上汉中王后,就写了一道表章,派人送到许都。表章内容是:
我刘备只有做臣子的才能,却担当着上将的重任,统领着全军,在外接受命令;却不能扫除贼寇的祸患,安定和匡扶汉室,长久以来使得陛下圣明的教化衰微,天下还没太平:我心中忧愁不安,痛苦得像头疼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趣味三国传奇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趣味三国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