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了,天气逐渐变冷,他可没忘记他在陆家村醒来时那大雪堆得有多厚。
所谓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青州和沁州在一条线上,沁州的海拔比起青州的还要高,因此沁州这边也比青州要冷上一些。
好在这边只是空气冷,雪却是不怎么下,然这边不下雪,霜冻却有些厉害。
霜冻可能暂时冻不死人,但冷空气的到来以及温度大幅度下降,若是不能第一时间做好防寒准备,可能会导致生病。
沁州百姓这些年吃不饱穿不暖,谁身上没点小病小痛,若今年霜冻时间太长,这些人的小病恐怕也会拖成大病。
他来了两个月,沁州的情况大致了解了一些,沁州地界其实不算小,往些年还是很多的。
但最近几年因战乱,沁州死了不少人,还有一些是因战乱背井离乡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是死于霜冻。
这些人有长时间挨冻,然后被冻死的。
也有小病拖成大病,最终被病痛折磨至死的。
沁州每年光是因霜冻病死的人就不下千人,有一年甚至死近万人,听说那些人有许多是在逃荒的路上病死的。
再多来几次,沁州怕是要成为埋骨之地。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沁州百姓度过今年的霜冻。
至于农作物方面,沁州开发种植的土地少,加上这几年百姓又饱受战乱之苦,种植方面早已荒废,他也不担心霜冻把农作物全部冻死。
夏哭夜基本上把自己目前阶段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想了一遍,然后又找来沁州这边工部和户部的人商议,商议过后,夏哭夜再次拨款让工部的人一部分去青州晋州收购棉花或者羊毛,鹅毛。
他也想再去远一些的地方,但是再远一点的地方时间上来不及,毕竟这些东西收购回来要立即做成防寒物品。
一部分则去招人上山挖草药。
霜冻一来,那些草药铁定要被冻死。
与其被冻死,还不如挖来熬成药供给给沁州百姓,让他们度过今年的冬天。
招人挖草药的同时,夏哭夜还让工部的人修建大棚,挖地窖以及下令让各县大夫配合县衙识药。
沁州百姓还是头一次感到忙碌,每天他们都有干不完的活,挣不完的银子。
虽然忙碌,但他们却觉得生活似乎有了些盼头,于是干活也更加卖力了。
青州晋州到底不是出产棉花的地儿,至于羊毛鹅毛更是稀少,所以夏哭夜并未收到多少。
但他还是让人将收购来的棉花羊毛鹅毛等物全部做成了防寒物品。
因为时间比较赶,工程比较大,夏哭夜几乎是下的死命令。
整个沁州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被他拉来干活了。
就是那些懒汉懒娘们儿也被衙役拿着鞭子吆喝着干起了活,但这种人还是少,几乎是百人里面才有一个。
在沁州这种地方,真的很难生出无比懒惰之人。
如今沁州百姓已经没有再挨饿,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米粮,银子经过夏哭夜的反馈,每家应该都有一点,可能不多,但也不是十文钱都拿不出来。
用奸商的银子反哺沁州百姓,夏哭夜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更何况,这些银子本来就是他们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只不过他现在用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罢了。
偌大的沁州,光是他一个人出力有什么用,要想把沁州盘活,还是得靠这些百姓。
挖好的草药夏哭夜也让各县的大夫把草药种子都留了一些放在挖好的地窖里保存。
至于大棚,大棚倒是搭建了一些,但现在还不能投入使用,要使用也得等这个冬天过去。
转眼间时间来到十一月。
十一月初,霜冻还未来袭,夏哭夜等人都在紧锣密鼓的弄防寒物品。
防寒物品备好以后夏哭夜又将这些东西卖给了沁州百姓。
沁州百姓有时候其实也挺无语的,这些东西是他们做的,虽然拿了工钱,但现在他们又要用银子将其买回来。
他们总觉得知府大人在让他们打白工,但他们又找不到证据。
十一月中旬,霜冻来袭,温度一下子降了不知多少。
夏哭夜是晚上被冻醒的,之后再也没睡着,沁州这边的冬天,比他想象中还冷。
清晨,夏哭夜醒来以后,便下通知传达至各县,让各个县的县令熬煮姜汤以及御寒草药备战霜冻。
吩咐下去以后,他就命人关了衙门大门,然后带着衙役们窝在衙门大院正中央烧柴烤火。
一大群人围绕着一个大火堆,火堆旁边还堆着一圈土豆红薯,夏哭夜乐呵呵的跟衙役们挤在一起,完全没把自己当知府看待。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夏哭夜已经成功扭转自己的形象,让这些衙役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
陆鸣从后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看着夏哭夜带头作案,他脸黢黑。
这家伙,接地气就接地气,但也没必要这么接地气吧?在衙门大院里生火烤红薯烤土豆?这是人干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古代种田考科举称王称霸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在古代种田考科举称王称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