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当你们足协找上门的时候,我的吃惊恐怕不比你们后来知道主教练是我这么一个老头子要小。”
何塞普·赫尔贝克对着苏郁和善笑道,“如你所见,我只是一个半退休状态的老头,看上去还有些迟钝,语无伦次,甚至不知道怎么介绍开场白。”
这话还真是让苏郁始料未及,一时间反应慢了半拍。
“我能保证的是,在队里不会有人否认您的权威,我们都很期待往后和您共事的时间。”
赫尔贝克摆摆手,“不必这么小心,我能明白你们的疑虑,就像我最初考虑要不要做你们的主教练时一样。”
苏郁看着赫尔贝克的眼睛,坦然又道,“我说的是真心话,先生。”
赫尔贝克看着他,脸上笑意始终不曾变化,“我知道,在中国队,你这个队长的意志往往就是全队的意志。”
赫尔贝克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结,紧接着又道,“你知道我没有考虑太长时间是因为什么嘛?”
苏郁思考了一会儿,“因为徐指导?”
赫尔贝克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苏郁会说因为他这个金球先生。
毕竟苏郁,何羡等人已经在欧洲足坛闯荡出名声,想要执教中国队的人选在欧洲其实并不少。
然而赫尔贝克来执教中国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徐晋之此前找到他,明说中国队一脉相承的战术体系正是来自于他90年代带领的那支德国国青以及后来的鲁尔莱茵。
随着赫尔贝克暮年几次执教的失利,整个欧洲足坛充斥着一种论调,那就是赫尔贝克的战术老套落后,已经完全不适用于这个时代。
赫尔贝克坚持一生的理念到了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时候了。
这对他的打击相当深重,也是他近五年来淡出足坛的根本原因。
赫尔贝克不止一次想过,或许他真的已经过时,是时候在执教这条路上停下来了。
然而徐晋之这时候却带着中国队一系列的战术集锦找上门来,坚持认为赫尔贝克的战术只是没有得到一支完全信赖于他的球队的支持。
一番话最终说动赫尔贝克出山,他要向全世界证明,他战车式的足球哲学还远没有落后于这个时代。
“徐告诉我,想要掌握中国队,让所有队员们信赖,你这个队长是绕不开的角色。”
赫尔贝克呵呵一笑,“我现在深以为然。”
一晚上的时间,赫尔贝克和苏郁两人相互交底,主教练和队长建立起充分的联系。
第二天,正式的训练课上。
在战术室内,赫尔贝克单刀直入地道,“距离世界杯不足百天,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你们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所以不要试图在我这里得到什么人情上的慰藉。”
“我能给你们的,只是我全部的战术主张,而我对你们的全部期望,也只是理解并贯彻它。”
赫尔贝克昨天和苏郁对话的时候用的是英语,但是到今天战术课上,却是一股日耳曼大碴子味。
没办法,赫尔贝克的英语水平仅仅能满足一般情景下的日常交流,一旦涉及到传达战术等场景,英德混用还不如他单说德语来的顺畅。
众人听得赫尔贝克语气激昂,却口似含痰的开场白,俱是眉头一皱。
翻译逐字逐句地跟在一旁翻译,但是差不多意思的话,用德语说出来和用汉语说出来,表情和语调截然不同。
“这老头没偷偷骂我们两句吧。”
金义真偷偷趴在彭朋肩后嘀咕一声。
彭朋嘴一撇,“意思大差不差。”
如今在座的也只有彭朋在德国生活了将近四年,赫尔贝克的话,大多数队员都要在他这里再求证一遍。
赫尔贝克屈指一敲战术板,写上一个德语单词——Leistungsf?higkeit
是的,很难想象这么一长串字母在德语里面只是一个单词。
“这句话啥意思?”
“额,这是一个词。”
“啊嘞?”
赫尔贝克指着这个让彭朋无比熟悉的单词,哪怕中间因为连笔略写了许多。
“体能。”
“充足的体能储备决定了我们在三个月后在世界杯上能走多远。”
第一句话让大多数队员内心升起了几分不以为意。
现代足球中,体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没什么好稀奇的。
赫尔贝克显然对众人的心理把握得极为清楚,接道,“有一个问题需要你们想清楚再回答。”
“你们中效力在的大多数联赛一个赛季是38场比赛,排除伤病,禁赛等情况,有谁在一个赛季中有稳定出场达24次以上的。”
这句话让多数人陷入沉默,相互之间眼神交集,意味莫明。
如今中国队的阵容单看纸面还真是豪华到不行。
但这套纸面阵容是经不起仔细琢磨的。
第一个问题抛出来,在联赛中有过稳定出场24次,中国队里真正达标的只有苏郁,陈懿延,何羡以及张崇阳这四人。
而这个问题背后所指向的情况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星耀足坛:史上最强带刀后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星耀足坛:史上最强带刀后卫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星耀足坛:史上最强带刀后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