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一夜,次日汉军长驱直入,而向陕县。
四十余里官道,一日多行尽。
这天下午,近万步骑列阵而至,旌旗猎猎,尘头高起,兵锋直抵城下。
绕过城东,开到城北,在城北十余里外扎筑营盘。留下了千余步骑在旁边警戒,薛万彻、张士贵、郭孝恪与诸军将校,驰马到城外近处观望围城的唐军营地、军容。
昨晚慕容罗睺已逃回到了陕县唐营,向李建成禀报了伏击此战的战况。
备述如何等到汉军进入伏击圈,他与雷永吉又是如何前、中进击,薛万彻又是如何“先败后胜”,——在这一禀报的过程中,他加入了“战前,雷永吉执意抢先出击,被他力劝乃止”,又加入了在战斗展开之后,“雷永吉恃勇轻进,致被张士贵杀之”,由此乃使唐军伏兵前军大乱,向后奔窜,因进致使中军阵脚动摇,慕容罗睺自称“他奋勇鏖战,以图稳住阵脚”,奈何本来溃败的薛万彻抓住了这一战机,发起反攻,终致中军溃败,而又幸赖他断后力战,方保全余部撤还等等的无中生有。——他所说“余部”,指的是跟他逃回的不到百人残兵败将。
尽管是将战败的责任尽数推给了已经战死的雷永吉,却他的言辞间仍是少不了的难掩惊悸。
李建成昨夜当时听罢,怒不可遏!差点将案几拍碎,痛斥雷永吉轻敌冒进,丧师辱国,罪不容诛!其虽身死,余罪仍当诛及亲族!
然冷静下来后,雷永吉是李元吉的心腹爱将,而他和李元吉的感情远比与李世民强,——李世民才华出群,得李渊心爱,却按常理来说,为父者最疼爱的当是幼子,但李渊在马邑、太原等地为官时,几个儿子带在身边的,却不是嫡幼子李元吉和与李元吉同岁但小几个月的庶出幼子李智云,只一个李世民,由此就可见李渊对他的偏爱远胜诸子。李元吉本就嫉妒。去年李元吉从太原不战而逃、后赖李世民才稳住了太原局面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确是拍着马也比不上李世民,对他的忌恨因是更增,转与李建成的关系就更好了。这回出征,雷永吉是李元吉特地调拨李建成的,若再严惩其族,恐惹怒李元吉,再坏了两人之情,——说不定,还会把李元吉推到李世民这边,故此他终究发过火后也就罢了,不再提惩处雷永吉亲眷此事了。
唯怒气难平,整一夜,他都没睡着觉。
设伏此策,虽是王珪建议,他是首肯决断之人,并且对此策,他也抱了很大的寄望。满心期待,能够尽歼汉军援兵於砥柱山,以利他攻下陕县、虢州地区,结果功败垂成,反折数千精锐,乃只能任由汉军援兵得以顺利进兵,反观己军士气,却因此受挫,当真大为沮丧。
更令他忧心的是,就在昨日,李世民失去离石两关的消息传到了军中,并及秦王府骁将段志玄、公孙武达相继阵亡在河东之讯,也传到了军中。这两则噩耗,本就使久攻陕虢,到现下为止,却只攻下了桃林的李建成部唐军诸将,已是士气为之一落,而伏击不成,反而伏兵全军几乎尽没的消息若再一被传播,只怕便会雪上加霜,军心将更涣散。这可如何是好?
恼怒、焦虑之下,他一边下令封锁伏兵惨败的消息,——可出营了两千多精锐步骑,回来的只一个慕容罗睺和数十残兵,伏兵惨败的消息又怎能掩盖得住?故他另又下达一令,严禁军中妄议军事,违者立斩。同时,暂停了对陕县的围攻,与王珪等计议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战局。
是以,汉军援兵开到陕县城外时,并没有望到唐军攻城的情景。
唐军没有攻城,陕县城头自然是仍有守卒。守卒将士大老远地眺见薛万彻等部扬尘而来,旗帜招展,戈甲鲜明,初时未望清旗号,不敢确认,却等到这彪军马开到城北,方辨出是从河内的薛万彻等部援兵,顿时欢声雷动。城上守军尽皆振臂高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守将张桃符等闻报,急到北城楼,向外远望,恰看到薛万彻等百十骑自汉援兵马中驰出,向城下近处而来。
城北无有唐军营地,然有唐骑游弋。早在汉援开近时,城北的十余支游弋唐骑就多赶紧还回了城西的主营。但还一队唐骑,计四五十骑,应是一队之兵,未有就走,而是在城北与城西的转角处,远远驻马观望。显是为眺汉援虚实,及汉援到城北后的动静、部署。
张桃符等在城头,望见驰向北城壕沟外的这百十汉骑,疾驰中,分出了十余骑,一将为首,径奔向那两队唐骑。得为斥候、游骑者,皆军中骁勇矫健之士,那队唐骑又人多势众,见仅十余汉骑驰来,倒不惊慌,反而各持弓取箭,如有待这十余汉骑逼近后,便放箭之意。
北城楼上的诸多守军将士,屏息凝神,目光紧盯那十余汉骑。
只见这十余汉骑策马奔腾,尚未进寻常箭矢的射程,疾驰中,为首之将已是骤然张弓搭箭,箭去到处,一矢贯喉,唐骑为首者应声落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