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这节奏不正常啊,这么拍…真的能行吗?节奏是不是太快了点?”
“我心里也这么没底呢……”
米勒和卢克·两个人站在片场角落,看着导演王经像高速运转的陀螺般指挥着各个部门,忍不住凑在一起小声嘀咕。
《黑袍纠察队》剧本是真的好剧本,无论是从哪方面讲,都堪称一流,相比《越狱》也不差多少。
可电视剧从来都不是单靠剧本就能成的,还要看最后的呈现。
要是摊上一个不靠谱的导演…
好莱坞有太多的好剧本,结果被拍拍成一堆破烂,制片方亏的一塌糊涂。
这个华夏胖子,不会把李总的招牌给砸了吧?!
王经没有听到他们的嘀咕,还以为他们在夸自己,回过头,冲着两个打了个招呼,还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脸上洋溢着自信满满的笑容。
这下两人更糟心了。
他还感觉挺好。
不得不说,现在的王经跟打了鸡血一样。
老子都来好莱坞拍戏了,那还不抓点紧?
之前在香江的时候,靠的就是这手“快枪手”功夫,卷死那帮磨磨蹭蹭的同行!
现在到了好莱坞,那自然就更卖力了。
正好让这帮习惯了八小时工作制、动不动就要咖啡时间的米国佬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香江速度”!
王经心里暗忖。
眼下米国编剧协会的大罢工还没结束,正是天赐良机,必须趁着这段空窗期,抢时间、赶进度,把《黑袍纠察队》赶紧给拍出来,做出口碑和热度。
这样也不枉自己来好莱坞镀个金,说出去,面子上也有光。
李琦之所以选中王经来执导这部风格独特的剧集,看中的也正是他这一点。
王经不像许多内地的导演,或多或少都带点“文青病”,喜欢在一遍遍吧重来,一条戏拍个十几二十遍那是常事。
你要问他,他还不乐意,什么“感觉不对”、“再找找状态”。
比如陈诗人。
他拍出来的电影,你只能看,不能说,但凡说个“不”字,他就炸了,要你道歉,当儿子一样跪在那里道歉。
王经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他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唯一的追求就是在保证基本质量前提下的最高效率。
一切以顺利完片、控制成本、准时交货为最高准则。
从不拖泥带水,也绝不无谓地纠结。
“米勒!过来一下!”王经盯着监视器回放忍不住摇头,拿起对讲机喊道。
等演员跑到跟前,他指着屏幕说:“你看这一块,你发现‘透明人’逃脱后,面对他的诱惑和威胁,内心的挣扎还可以更外化一点,眼神里的恨意和最终下定决心的那股狠劲”
“给你三分钟,调整一下,我们一遍过,大家都等着呢!”
“好的,导演!我明白了,我再找找感觉!”米勒闻言,立刻恭敬地点头。
边上的还有个演员。
他也跑了过来,过来学习。
正是杰克·吉伦哈尔。
此时的杰克,虽然日后将凭借《断背山》等作品横扫奥斯卡、金球奖、英奥电影学院奖等诸多大奖,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星,
但在此刻的2004年,他还只是个片酬低廉、急需机会证明自己的“小趴菜”。
他和米卢克两人老早就认识,如今米勒凭借《越狱》火遍全球,风光无限,于是也主动跑来《黑袍纠察队》剧组寻找机会,没想到竟幸运地拿到了“深海”这个戏份吃重、极具发挥空间的重要角色,真是又惊又喜。
可越是这样,他在表演上反而会显得有些放不开,总是听几句骂,才好点。
王经跟杰克说完戏,抬手看了看腕表,距离剧组规定的午餐休息时间还有整整45分钟。
他毫不犹豫地抓起扩音喇叭,中气十足地喊道:“各部门注意!演员就位!我们抓紧时间,预备——!”
“Action!”
拍摄继续。
按照剧本的叙事顺序,“透明人”的相关剧情是在剧集一开始就播出的,但实际拍摄时,为了场景利用率和拍摄效率,这些戏份被集中安排在了后期。
比如现在,剧组就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密闭压抑的临时安全屋内进行集中拍摄。
布景组已经提前搭建好了布彻、休伊等人关押“透明人”的密闭空间场景。
这场戏要求一气呵成:布彻和休伊找到了擅长机械和电子的法兰奇,三人合力将现出原形的“透明人”用电击等方式制服,关进了一个特制的铁笼子里,并通上了高压电以防万一。
为了躲避“祖国人”的追踪,他们还在安全屋的屋顶和墙壁上贴满了屏蔽信号的锡箔纸,整个空间显得混乱而紧迫。
然而,接下来无论布彻和休伊尝试用哪种方法,甚至是找来了能击穿钢板的特制子弹,都无法突破“透明人”那身坚硬如钻石般的皮肤伤其分毫。
就在三人一筹莫展、几乎绝望之际,法郎奇偶然瞥见安全屋里那台破旧电视机上正在播放的节目,画面里有一只缩在壳里的海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