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天梯计划”的签约仪式,也是人类从此失去月亮的日子。
仪式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的遗址上进行。残破的主体结构上满是弹孔和裸露的钢筋,在灰白天空下勾勒出狰狞的轮廓,宛如被剥去皮肉的巨兽骨架。
这场旨在将人类团结推向新高度的签约仪式也将成为在这片经历创伤的土地上达成的最后一次国际合作。
之后,联合国总部大楼的一切机构和职能——包括EDC的核心部门——都将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与外层空间事务厅合并。直到一个新的、更安全的选址出现为止。
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有些象征,一旦崩塌就再难重建。
东河上吹来的风浸满凉意,空气中的尘埃气味恰到好处地掩盖了那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事实上,血液的味道可没办法滞留这么久,袭击事件后的清扫和善后工作堪称彻底。
可参加仪式的每个人,只要一想起面前破败的大楼里曾经堆积着超过400具并不完整的尸体这个事实,鼻腔里就会不受控制地泛起腥味。
官方对于参与者的着装一般只做原则性要求,并不存在细则。符合专业、庄重的职场礼仪,不带有不当表达或干扰性的着装均可。
既不要求,也不强制。
但今天的与会者们像是达成了某种无言的默契。
男士们清一色地选择了最深的黑色或深蓝色的西装,白衬衫的领口紧扣,领带无一例外没有一丝花纹点缀。
女士们的装扮同样克制。素雅的黑色或深灰色套装,长度过膝的裙装,没有任何闪亮的饰品。少数几位在颈间系了一条简单的珍珠项链,用温润的光泽增添添哀婉。
他们像是一排排沉默的剪影,仿佛任何亮色都是对逝者的不敬。鞋子踩在碎石渣上发出的声响被风吞没,面纱后疲惫的眼睛里映着断壁残垣。
没有红毯,没有香槟,没有镁光灯的追逐。只有一片被临时清理出来的空地,几张铺着深蓝色绒布的长桌,和桌上那份将决定人类命运的文件。
联合国秘书长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后,他的声音透过扩音系统,在废墟间低沉地回荡。
“我们今日聚集于此,并非为了庆祝,而是为了铭记。铭记逝去的生命,铭记我们曾付出的代价,更为了铭记一个教训——在这广袤而未知的宇宙中,人类的纷争是何其渺小与无谓。”
这位秘书长本不打算带着稿子上台,台下也没有地方架起提词器。
不是因为他对稿子的内容烂熟于心,而是他感受着嘴中的甜腻气味,突发奇想打算说一些“自己的心里话”。
这对在暗处看着这次仪式的某些人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在撰稿团队与秘书长短暂接触后,秘书长做出了让步、或者说是妥协。
他终究没能“孑然一身”地走上来。
……
眼睛下通红的双眼环视着下方肃立的人群,丧服在灰白的天光下显得格外沉重。
“‘天梯计划’不仅是一项工程、一个承诺。它意味着,从此刻起,全人类将作为一个整体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将共享知识、汇集资源、超越国界与分歧。”
外交大臣出身的他话语庄重而恳切,这有赖于锻炼多年的演讲技巧。
在废墟之上点燃团结的火种,这正是在此地举行签约仪式的初衷,东河的风吹拂着演讲稿的页角,好像逝者也在此聆听。
人类终归是迈上了新的台阶。
然而,身为人类至敌的海鬼,却没有放任人类自作主张地畅想未来。
就在演讲进行的同时,处于夜晚的东半球,一位天文爱好者正将望远镜对准星空。他是所住城市一个规模极小行星观测民间组织的成员,天文观测只是一项无足轻重的爱好。
也正是这个中年男人,即将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发现异常的人类。
起初他还以为是镜片上的污渍——月亮边缘出现了一抹不自然的黑色切痕,像被什么咬了一小口。
放下宵夜后他立刻调整焦距,擦拭目镜。
然而黑色并未消失,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扩张。那不是月食现象应有的圆弧边界,而是某种……不规则的“蚕食”,黑与白的边界正在蠕动。
更多业余爱好者开始在天文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发出惊呼,附上的照片虽然模糊却异常一致。
黑色的影子正从月球的边缘——月背之后渗出。这些活着的阴影开始覆盖古老的月海和高地。
它们吞噬着环形山的轮廓,抹去静海的波澜,所过之处,只留下深不见底的漆黑。
而世界各地的专业天文观测机构却异常安静,他们对这道异象的响应慢了半拍。
原因在于他们的计算机程序将接收到的月球反照率急剧下降的离奇数据判定为了仪器误差。自动校准系统便将这些错得离谱的数据修正然后过滤掉了。
当初编写这套系统的人可没想过月球有朝一日会“黯淡无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机动武装尖兵计划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机动武装尖兵计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