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炽这个气呀,不仅对盛寅,还对高煦,打发三拨人去汉府,都没把盛寅回来。皇太子的权威又一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发了三道皇太子令旨,最后,由文华殿的管事牌子张兴亲自登门,还是张兴有面,真把盛寅拉了回来。盛寅到时,皇太子满脸怒容,盛寅见过礼,既不再切脉,也不再问病,立在桌旁很快草就一方:
川芎一钱,当归一钱,赤芍药一钱,红花八分,陈皮八分,黄芩八分,桃仁八分,熟地黄一钱,生甘草五分。
草毕,恭敬递给皇太子。高炽接过来,手在抖着,发狠道:“你就认定不是妊娠反应吗?”
盛寅从汉府回来,他更怀疑盛寅,更担心高煦出了什么馊点子,串通好了来加害于他。 盛寅跪下:“事关皇家血脉,臣无把握,项上的头就要搬家。殿下若信,就请娘娘试用此方;若不信,虽扁鹊、华佗再世也是无法了。” 盛寅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在高炽看来甚至有些傲慢。不这样,不碰硬,太子妃,那么好的一个人,恐怕就没了。
口出狂言的狂徒!高炽心里骂着,厌恶地扫了盛寅一眼,他别无选择,更无可奈何。 盛寅的把握、坚定和底气来自他高超的医术。 说起来,他也算是太医院原院使、也就是韩公茂的前任戴原礼的二传弟子,既得了师傅真传,又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及针灸诸法等医书颇多研究,于吴地 便有了一些名气。遇到疑难杂症的,谦逊着尝试治疗,连不孕不育之症也找了他去,推脱不了,也是他机缘已到,居然就治好了,因之声名鹊起,名噪一时。
太监吴诚到江南采办花鸟,不知吃了什么,腹胀如鼓,请了几个医生都无济于事,盛寅被请来的时候已昏厥三日,气都没了。大家都说没救了,可皇上的钦差谁又敢说不救? 盛寅号了号脉,微微颔首,只在他的腹部略施针法,又往嘴里灌了些药汤,不到半个时辰, 吴诚就醒了。“死”了三天的人硬是活了过来。
吴诚回到宫中,连永乐都大感意外:“都说你犯病死了,朕还不信,三人成虎,也就信了,却又如何活过来了?”
吴诚便把盛寅医病一事详细说与皇帝。永乐很快就把盛寅召到了身边。 三十多岁的盛寅,娃娃脸下一捋山羊胡,看上去虽有些滑稽,人却沉稳有度,初进皇宫,既不失礼节,又显得落落大方。永乐见了已是满意,还是想试试,沉思一下道:“为朕把把脉。”
盛寅小心翼翼,此一脉既关乎自己身家性命,又关乎来日之前程,他已经看到了今上之作为,也愿意到皇上身边做一名太医。
盛寅仔细揣摩着,半眯着眼:“皇上脉象紧缓不序,缓时稍长,迟而乏力,当有风湿淤结之症。”
诊出病症并不奇,一个医生若没有这点看家的本事,也就不配做个医生,何况是太医? 所以,永乐并不称道,而是继续问,“可有疗治之法?”因为他知道,他的病症十几年了, 根本治不好。
“尚未有根治之法,不过,草民出一方,于缓解此症大有裨益。” 不虚夸,不过言,人倒还实在,永乐满意地点头道:“朕的御医也不过如此,授你为御医,在太医院供职吧。”
“谢皇上恩典。” 盛寅的几剂药,永乐的风湿病的确大有缓解,暂时没什么痛苦了,也算是给了皇上一个见面礼。 盛寅就是在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盛名之下进的太医院,成了皇帝身边的人。尽管吴诚常挂嘴边,但他初来乍到,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所以,皇上北巡,也只带了韩公茂 等几个御医,把他留在了南京。若不是这样的结果,他随皇上北去,太子妃张晋眉还真就一命呜呼了,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那个端庄持正、享誉后世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了。
今天,只有他盛寅的诊治与众不同,高炽实在是不愿接受这个结果,他愿意接受的, 又于病无治,徘徊着,一个阴损的想法涌了上来。
“你不是要拿项上人头作担保吗?孤家就依你,若坏了我皇家血脉,不但你项上人头不保,你全家老少的人头都要落地。张兴——”
“奴才在。” “让纪纲的锦衣卫在宫门外预备着,用错了药,即刻押往天牢,依法严惩,千刀万剐。” 盛寅的心怦怦跳着,汉王的病被他一眼就看穿了,却不敢点破,一进侯门深似海,何况是皇家?他只开了些人参、朱砂一类的平和之药就要出来,无奈汉王半醉半醒,强行挽 留、用膳,山南海北地聊,本来刚刚认识,却像久别的亲人,满含了拉拢的意思。但他不想卷入宫闱的纷争中,装作听不懂,哼哈点头。作为医生,还是惦记着太子妃的病情,虽然皇太子对他寡恩,虽然明白了高煦在故意耽搁,直到张兴持太子令旨登门,他才如释重负般出来。
可这文华殿更像是深沟高壑,火海刀山,比汉府更直接、更可怕,倾全力为人治病, 却要把全家的性命都押上,盛寅的心里五味杂陈,一时竟后悔进太医院了。不是吗?世间的苦主们都把医生当神仙供着,生怕得罪了,医生不卖劲儿,病人受苦;给皇家看病,半点闪失,命没了不说,全家都要连坐,简直是奇耻大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武英殿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武英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