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也能跟着沾沾光
《北汉书·诸私属传》:……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中平末,前将军董卓至,果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卓怒罢会,将诛植,议郎彭伯相劝。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从轘辕出,实则道从平阴北上。卓果使人追之,到轵,遇先主亲卫,不敌。植遂隐于灵丘桃山,以教授为业。…………
袁绍的挂印节离开。
这让董卓很没面子。
于是董卓着手清除袁氏的影响。
如今他羽翼已丰。
已经可以不用仰人鼻息。
既然董卓能以失职罪处斩丁原。
那袁绍挂印弃官,他也能处理。
他以袁绍弃节为由,发布购募榜文。
缉拿袁绍。
而身为虎贲中郎将袁术。
率兵进攻禁中,直接造成传国御玺丢失。
罪行更大。
很明显的,袁术并不适合继续担任此职。
面对董卓有理有据的说法。
太傅袁隗做出让步。
他卸下后将军一职,改交由袁术接任。
至于虎贲中郎将一职。
董卓则安排原何进的大将军府掾,现北军中侯的孔融接替。
而让孔融担任此职位之前。
董卓先征辟他为司空府掾。
袁术因祸得福。
从中郎将升为后将军。
也不知是奖是罚。
但董卓不在乎。
后将军在袁隗手上或在袁术手上。
对董卓差别不大。
况且这是将军位。
也不是就这么说让就让的。
军中府中事务烦多。
簿籍计册,名录器物。
也要一一清点移交。
所以这只是达成的初步口头协议。
但此时的士大夫,很珍惜羽毛。
若无差错。
大概率是会执行。
就好比袁隗就任太傅,并录尚书事一事。
四月十二日何进与袁氏门客张津达成协议。
一起诛杀蹇硕。
却一直到四月十七日才下诏生效。
可见双方只要顺利履约。
接下来只是时间问题。
孔融才就任北军中候三天。
一下就迁任新职。
这人都还不熟悉呢。
可见董卓用人手段。
在儿戏的同时,却有一定逻辑。
通过这样进行服从性测试。
也强化自己在军中的权威。
八月三十日,癸酉。
董卓召集公卿大臣。
蛮横地说:
“天子若没能力,便不可以奉承宗庙,不配做统御天下的君主。”
“今天,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
“改立陈留王为帝,诸位觉得如何?”
公卿大臣都十分惶恐,无人敢当面表达。
董卓继续高声:
“从前霍光定下废立大计后,田延年便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
“现在有谁敢反对,别怪我以军法从事!”
这下令在场的人更加震骇。
这时尚书卢植挺身而出:
“从前太甲继位,而后昏庸不明。”
“昌邑王为身不正,有千余条罪状。”
“这才导致废立发生。”
“但现在天子年纪尚幼,行为并没有过失,所以不能和他们相比。”
董卓听了,大怒。
奋然起身离座,直冲卢植而去。
这时议郎彭伯站出来相劝董卓:
“卢尚书是有名的大儒,受人尊敬。”
“如果你现在杀了他,那将使举国上下的儒士,都陷入恐慌之中。”
董卓听了,这才停止当场动手。
但并没有消除对卢植的愤怒。
他先免去卢植的官职。
打算慢慢发落。
卢植也是有骨气的。
他以年老有病,请求退隐。
但仍担心董卓不肯放过自己。
于是假装要从轘辕道秘密潜出雒阳。
实则从平阴北上。
同样反对董卓行废立之举的。
还有孔融。
每当董卓询问废立之事时。
孔融都趁着对答询问的机会。
透露出反对董卓倒行逆施的意思。
因为孔融屡屡违逆董卓的意思。
于是董卓一气之下。
把孔融从二千石的虎贲中郎将迁为议郎。
但这仍然无法让董卓出气。
于是他考虑到当时黄巾余贼寇掠多个州郡。
尤其以北海国最为严重。
之后董卓就暗示三公府,共同举荐孔融担任北海国相。
他想将孔融打发到北海,与黄巾作战,让他自生自灭。
袁隗已经得知袁绍当面顶撞董卓。
也得知董卓替换袁术的虎贲中郎将。
知道董卓与袁氏的决裂是迟早的问题。
如今又收到公卿大臣的回报。
于是唤来袁基、袁绍和袁术。
他要保全袁氏后路。
并传承袁氏希望。
袁隗当着他们的面透露袁氏的谋划。
这三人从此便将承继袁氏家族的香火厚望。
也将承继袁氏的荣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并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并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