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她做的凉粽,里面还有很多小蟑螂,她居然拿来送邻居了。黄忆他们家收到后,悄悄扔到垃圾桶里,不敢吃。
因为黄忆说起来这些,蓝月他们也变得很害怕。虽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一旦知道了,内心就会膈应。
之后这个阿姨给他们送的吃的,如果是新鲜的果蔬那种,蓝月还是愿意接收的。如果是熟食,她一般就扔了。因为如果送给其他的邻居吃,万一别人吃坏肚子就不好了。
白珍也给白梅寄了一份红桃馃到北京。她自己先买了一份试吃了,发现煎着吃更香。于是就拍照给了蓝月和白梅,告诉他们这个挺好吃的。
这也颠覆了白梅的想象。她和白珍说几年前她记得那个阿姨给他们送过一次,说是自己包的,当时他们都不敢吃,扔掉了。她一直以为这个东西不好吃。
白珍也是有一次偶然机会,在公司的时候,见到一个老家也是揭阳的同事,她来上早会坐在白珍旁边。这个同事在那里悄悄吃早餐,当时就拿出来一个红桃馃。
白珍问她是甜的还是咸的?这个同事说,是咸的,很香。随后拿了一个,还是热乎的,让白珍试一下。还说是周末的时候回老家带过来的,今天早上她就蒸热了。
白珍试了下,确实很好吃,里面的馅料很足,有香菇和虾米的味道,这也是她第一次吃红桃馃。小时候只有在父母的回忆里听到过这个东西。直到网络发达后,她在网上会见到这个食物,一直没有机会买来试试。
白珍这次就给自己家买了八小块来试试。黄忆吃了后,也赞不绝口。他说好吃,以前也没有吃过。
他们对于美食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的人爱玩,有的人爱吃,有的人爱美,有的人爱静……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
白珍和白梅在下午的时候微信里闲聊,白梅说她研究生考试够了分数线,现在要准备一两个月后的复试的内容,主要就是考政治、时政等内容。
白珍提醒她,其实复试很重要的就是和教授面试的那关。叫她可以侧面多了解她想要报考的那个学科,那个教授的品行和学术风格。可以去学校了解或者网上了解。
白梅他们公司之前有几个同事是前两年考上的在职的工商管理硕士。他们有的考了两三年才通过的。他们的经验是可以在网上多找些这个教授的论文、学术观点,看教授的风格和研究的方向。到时候面试,投其所好。
白珍觉得也是个可以借鉴的办法。一般来说什么师傅带什么徒弟。就像以前有个和他们公司合作多年的经济学教授,在每年底公司的产品说明会上,他就会宣扬地产泡沫严重,让大家快点卖房。他的这些观点在十多年前还属于比较偏激的论断。在行业里褒贬不一,很多人对这个教授并不看好,不相信他的言论。
直到他突然去世,之后几年就是疫情爆发,之后的地产市场一落千丈。这时候才发现地产的危机。他带出来的学生也是持这样的观点。
白珍的部门经理就很支持这个教授的观点。每次都在部门讲产品的时候引用他的观点。他从来没有买过一套房子,家里的房子都是老婆买的。他就只管住。
不过他老叫别人卖房,不要持有太多房子。但他老婆还是持有数十套的房子。这也是白珍感觉匪夷所思的地方。他老婆的观点和部门经理是截然相反的。
当时白珍也不认同这个教授的观点。这个教授从地产市场鼎盛时期就一直唱衰到前几年。不过现在他也不在了,不然又要得瑟一番,说他的预言是对的。
白珍这一年已经慢慢修复和白梅、蓝月的关系,她们知道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大家边界感清晰一点,反而不容易有矛盾。白珍也学会了去体会她们的内心和不易。
蓝月还是很怀念老家的味道的,虽然从白苗去世的那刻,她想过再也不回去老家了。因为她很面子,不想别人同情和可怜她。
人到了老年就逐渐走入人生的冬天,除了修身养性,注意健康状况,其实心态也很重要。很少人坦然接受现实。不过白珍已经慢慢变得心平气和,她也尽量不和蓝月正面发生冲突。希望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顺利……
白珍之前招聘过的一个徒弟,离职多年了。她们有一阵子没有联系了。这个徒弟一般联系她,都不是叙旧,总是有所求。前年联系过她一次,就在问一些公司的产品情况。最近又在微信问白珍她们公司现在主打产品叫什么名字?
白珍不太喜欢这种从原来公司出去后,就跟原来公司对着干的人,跟这个徒弟疏远了很多。因为前年,这个徒弟和白珍打电话,说她要帮助她工作的银行的理财经理抢一个客户,而那个客户买的保险金信托产品就是白珍他们公司的产品。还没有过犹豫期,这个徒弟说她和理财经理正在做客户的思想工作,让客户做犹豫期退保,再去买他们银行的产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爸爸的反沙芋头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爸爸的反沙芋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