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京城有外来女子站街卖艺,受众广泛。
慢慢,卖艺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观众们最开始都是围坐一圈看女子们高超的技艺表演,逐渐的变成贴近看,最后终究还是演变成上家里看。
最早,京淮河以西都是些前朝留下来的破败老房,虽然破但租金便宜,那里便是外来人口的聚居地。
那时候,一条京淮河泾渭分明的分割了流离的落魄与本地的繁华。
女子们常常是在河东岸接了客,然后带着客人穿河而过,到西岸家中行云雨之事。
再后来,姑娘们走乏了,有的在东岸租了最廉价的房子,由于房屋破败所以用鲜花修饰点缀,人称花坊;有的干脆把家搬到了租金更便宜的船上,人称船坊。
花坊和船坊的出现,很快便顶黄了传统的青楼和绝大多数教坊司。
再后来,投机的商贾干脆大做花坊和船坊。
只是花坊走了纯欲路线,与传统青楼无异。
而船坊的老板们大多有在教坊司当大堂经理的经历,他们一手抓姑娘们琴棋书画等内秀,一手抓吮吸蹭夹等外家功夫,两手抓两手逐渐硬了起来。
船坊的生意越来越好,直至彻底压倒了花坊。
碧云船坊逐渐在竞争对手中展露头角,钱多、船子质量也高,还经常夺得宁裳。
京怀河畔,西淮坊上游,河水流出宁韵书院,五百米处便是碧云船坊。
设计上,这里保留了船坊最初的接客形式。
河东侧建设主楼和庭院,姑娘们在主楼悦宾厅接客,然后带着客人登上自己的花船,穿河而过,到河西岸的花船会停泊。
泊位与姑娘是绑定的,泊位后面有小院,是姑娘用来取悦客人的独立空间,当然也可以众乐乐。
钱佩四人穿过西淮坊稠密的人群,一路走走停停,终于见一青绿色建筑。
相比于西淮坊,这里的人流少了不少,但凡到此的人,也都是奔着碧云来的。
京城里,出来玩还穿差服的衙门很少,镇宁府司那一身黑很好辨认,即便是常服。
刚一到门口,小二和鸨儿们便迎了上来。
倒不是觉得能在他们身上赚多少钱,而是真的不敢得罪。
“呦,这不是镇宁府司的大人们吗,蓬荜生辉、蓬荜生辉。”
鸨儿仰着手里的丝帕,主动热情,扩散出来的香气让人蠢蠢欲动。
作为在镇宁府司衙门口当差的百户,熊泰自然是不会回应鸨儿。
四人阔步入院。
“喂上等的精料。”
小二哥们接过马匹,戴浩军吩咐。
钱佩还是第一次来碧云。
作为大宁顶流的窑子,这里该有的一切全都有。
庭院内部宽敞,小桥流水,烟雾缭绕。
主楼是接待宾客的场所。
进门是大厅,以翠绿色为主、配以粉红与鲜红亮色的装修风格,文雅十足。
大厅中央有个巨大的圆台,楼内分三层,一楼散座、二三楼雅间。
雅间需要预定,钱佩四人的月俸加起来还不够定一晚上雅间的,鸨儿自然是带着四位到一楼散座。
虽然如此,熊泰、戴郝军、闫盾三人已是很受用。
“几位大人来的正好,好戏就要开场了。”
鸨儿伺候几盘点心、干果,然后自顾下去了。
“第一次来吧?别怯场,一会儿姑娘们会轮番上台施展才艺,有相中的可以随时加价。”
戴浩军优越感十足,像个常客。
“戴哥常来?”
钱佩试探。
“还行吧。”
戴浩军不置可否。
不过稍微动点脑子就能想明白,包括鸨儿对待己方阵容的态度,全都昭示着一件事,那就是此三人是这里的生面孔,一年来不了几次。
看破自然是不能说破,钱佩倒是也不在意,毕竟今天他出尽了风头。
“叫价之后会怎样?”
钱佩继续问。
“要是叫成了,她会下来陪你一起看节目,当然,你若着急,也可与美人同乘花船到河对岸逍遥一下,不过留宿是要另算银子的。”
戴浩军很积极,知识面上他认为他已经压倒了钱佩。
“也就是说,叫价只是叫的陪酒,陪睡还得再叫一轮?”
钱佩补充。
“不,碧云这一点我觉得做的就很好,”说这些话的时候戴浩军还不忘与熊泰交换一下眼神:“为了给姑娘们留些面子,过夜的价格都是私下与鸨儿或者姑娘本人商定的,不公开叫价,不过嘛......”
戴浩军顿了顿:“这碧云船坊里有几个美人,那可是千金难求的,比如今年的宁裳。”
戴浩军举例,熊泰突然打断:“那个不要想,别说是她,就算是兰香、金枝、美伢三位船子,那都不要想,一辈子的俸禄加一起都不够过一夜的,是吧盾盾。”
闫盾赶紧给领导站台,狠狠地点点头,顺便还眨了眨眼。
“诶呀,头儿你还没听说吧,那个林如菲姑娘自从在船坊会被乾公子点化入了五品之后,就不作陪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卒镇山河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小卒镇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