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又行驶了大半天,最终在一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标记、只有几户土坯房的小村落外停了下来。再往前,连勉强能称得上路的小道都没有了。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时值深秋,植被稀疏,满目皆是苍凉的土黄色,狂风卷着沙尘呼啸而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同大地古老的叹息。
“到了,前面车开不进去了。”胡八一熄了火,看着眼前这片广袤而荒芜的土地,眉头微蹙。这里的辽阔与野人沟的阴森密闭截然不同,却同样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王胖子跳下车,被风沙呛得咳嗽了两声,眯着眼打量四周:“我滴个乖乖……这地方也忒荒了!鸟不拉屎啊!那迷窟能藏在这儿?”
Shirley杨也下了车,她戴上了风镜和围巾,遮挡风沙,拿出地图和指南针,仔细比对了一下方位,又抬头望向远处那如同巨龙脊背般起伏的山峦轮廓:“根据我父亲笔记里的描述和地图标注,龙岭的核心区域,应该就在那片山梁后面。这里只是边缘。”
张九歌最后一个下车,他没有立刻关注环境,而是微微闭上了眼睛,调整呼吸,暗中运转起望气之术。片刻后,他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
在他的“视野”中,这片天地的气息极其独特。厚重、苍茫、古老的土行之气是主调,但在这片看似死寂的黄土之下,却隐隐流动着许多难以捉摸的气息。有些地方气息平和,只是寻常的地脉;但有些区域,特别是远处龙岭山峦的方向,地气却显得异常紊乱、晦暗,甚至夹杂着丝丝缕缕难以言喻的“滞涩”之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塞了地气的自然流动,形成了某种“煞穴”。更远处,似乎还有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阴冷与不祥的波动,若隐若现。
“这里的地气很乱,”张九歌沉声对围过来的三人说道,“特别是龙岭那边,有很强的‘滞煞’之感,而且……似乎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气息很古怪,我说不好。”
胡八一闻言,脸色更加严肃:“看来传言非虚。这龙岭果然不是善地。九歌,你能感觉到那个‘迷窟’大概的方位吗?”
张九歌摇了摇头:“距离太远,气息混杂,无法精确定位。只能感觉到大概在那个方向。”他指了指远处山峦中一片看起来尤其陡峭、颜色也更深的区域,“那里的‘滞煞’感最强。”
Shirley杨顺着张九歌指的方向看去,拿出望远镜观察了片刻,点头道:“那个方位符合我父亲笔记里提到的‘黑龙背’,说是山势最险,人迹罕至。我们可能需要找当地向导。”
四人决定先到村里打听一下情况。这个小村子贫穷而闭塞,村民看到这几个穿着“古怪”(登山服)、带着大包小包的外来人,都显得十分警惕和拘谨。胡八一拿出介绍信(依旧是那张万能道具),声称是地质勘探队的,来考察山体结构。
听到他们要进龙岭,尤其是“黑龙背”方向,村里一位年纪最大的老人连连摆手,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去不得!去不得啊!那地方是山神老爷住的地方,凡人进去要遭殃的!以前也有外面的人进去,都没出来!邪门得很哩!”
老人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当地的传说:龙岭是沉睡的巨龙所化,“黑龙背”是龙脊,最是凶险。山里有吃人的妖怪,有走进去就绕不出来的“鬼打墙”,还有能让人产生幻觉、自己跳崖的“瘴气”。更邪乎的是,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能听到山里传来军队打仗的声音和女人的哭声。
这些传说虽然荒诞,但与“迷窟”、“尸仙”的传闻隐隐对应,让四人更加确信找对了地方。但无论胡八一如何承诺给予报酬,村里都无人敢给他们当向导。村民们对龙岭的恐惧是发自骨子里的。
无奈之下,四人只好回到村外,自己研究地图和Shirley杨父亲的笔记。
“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了。”胡八一铺开地图,用红笔在“黑龙背”区域画了个圈,“根据九歌的感应和杨小姐父亲的笔记,目标应该就在这一带。我们休整一晚,明天一早出发进山。”
当晚,他们在村外背风处扎营。高原的夜晚寒冷刺骨,星空却格外璀璨清晰,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星星。但在这绝美的星空下,远处龙岭黑黢黢的轮廓,却像一头匍匐的巨兽,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四人轮流守夜。轮到张九歌守夜时,他坐在篝火旁,望着龙岭方向,再次尝试凝聚望气术。夜深人静,干扰减少,他的感知清晰了一些。那“滞煞”之气的中心点似乎更加明确,而且,他隐约感觉到,在那片区域的地下,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非自然的“空洞”,那空洞周围的气息扭曲得厉害,仿佛一个漩涡。想必那就是“迷窟”的所在了。
同时,他也再次捕捉到了那股阴冷的不祥波动,这次似乎清晰了一点点,带着一种……沉睡般的韵律?这让他想起了野人沟那个被封印的铜盒,但感觉又有所不同,更加庞大,更加……古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