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巢”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工程机器人“小工们”在赵航的粗犷指挥下高效运转,金属臂挥舞,将粗糙的岩壁切削、加固,铺设管线,架设照明。地热带来的暖意驱散了地表的刺骨严寒,但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和隐约的臭氧气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身处何方。临时规划的“晶田”区域已被平整出来,鸿宇、赵娜和刘颖正指挥着技术人员安装脉冲发生器和信息素雾化系统。几块作为“种子”的原始蓝绿色晶体被小心翼翼地固定在特制基座上,微弱的光芒在昏暗的地下空间里稳定地脉动着,如同新点燃的希望火种。
“脉冲频率稳定!信息素浓度梯度建立!”鸿宇盯着监控屏,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晶芽生长速率…比实验室数据还要快5%!这地热环境简直是天然加速器!”
赵娜冷静地记录着数据:“符合模型预测。‘暖巢’的稳定热源和微弱的地磁扰动,优化了晶体内部的能量流。按照这个速度,7天内第一批‘作物’就能达到实用能量输出阈值。”她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快速划过复杂的能量流图谱。
刘颖则专注地调试着一个微型信息素收集装置,这是军洛小队在外围安全区域设置的诱捕器捕获的工虫样本中提取的。“纯度很高。如果能搞到兵虫的样本…”她眼中闪烁着研究者的热切,随即又摇摇头,“算了,军洛那关就过不去。”
地表,巨大的地裂边缘。军洛小队如同融入阴影的幽灵,借助嶙峋的硅化木和岩壁凹陷隐藏身形。他们距离那个令人心悸的庞大虫巢入口尚有相当距离,但空气中那种混合着硫磺、臭氧和浓烈生物信息素的味道,已变得无处不在,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防护头盔上。
军洛伏在一块巨岩后,高倍率观测镜对准虫巢方向。镜头里,无数暗褐色的工虫如同永不疲倦的工蚁,在密密麻麻的孔洞间穿梭。它们搬运着散发着蓝绿微光的晶体碎块,将其堆砌在岩坡下的“粮垛”上;另一些则用口器分泌着荧光的粘液,修补着孔洞边缘或加固通道,动作精准而高效。几只体型明显更为庞大、甲壳呈现出暗沉金属光泽、螯肢间跃动着粗壮蓝白电弧的兵甲虫,如同沉默的卫兵,在巢穴高处和几个最大的主洞口附近缓缓移动。它们头顶的感应触角高频颤动着,无形的生物雷达场覆盖着巢穴外围。
“目标区域锁定,”军洛的声音在加密频道响起,低沉而清晰,压过背景中隐约传来的、如同无数细小骨节摩擦的窸窣声,“D3、D7、F9观测点。信息素浓度峰值区,工虫活动最频繁,远离兵虫巡逻路径。”
队员们如同接到无声指令的猎豹,借助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向预定位置移动。他们携带的是特制的、带有强效吸附滤芯的信息素采集器,外形尽量模拟岩石纹理。动作轻缓得如同拂过尘埃的风,每一次设备的放置、激活都屏住呼吸。
“采集器A,部署完成。”
“采集器B,就位。”
“C点…等等!”负责C点的队员声音陡然绷紧,“队长!看主入口!”
军洛立刻将观测镜转向虫巢那个最大的、仿佛通往深渊的黑暗洞口。只见洞口附近几只原本安静巡逻的兵甲虫,头上的感应触角突然停止了高频颤动,改为一种缓慢而深沉的、近乎同步的摆动!它们巨大的身躯微微转向,复眼结构似乎锁定了某个方向——正是队员们分散潜行的区域!
“停止一切动作!绝对静默!”军洛的命令如同冰冷的钢针扎进每个人的神经,“它们…在扫描!”
时间仿佛凝固。队员们僵硬地伏在原地,连心跳都似乎要停滞。空气中那种特殊的生物信息素味道似乎变得更加浓稠、更具压迫感。几只兵甲虫的螯肢微微抬起,蓝白色的电弧在尖端噼啪作响,亮度明显增强,如同即将出鞘的致命利刃。
“撤退!”军洛的声音斩钉截铁,“缓慢,隐蔽!放弃C点采集器!重复,放弃C点!全员按预定路线撤回地表!立刻!”
没有犹豫。队员们如同融入岩石的影子,开始极其缓慢地、沿着来时的隐蔽路径向后移动。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避免任何微小的震动或光线暴露。军洛的观测镜死死盯着那些兵甲虫。它们的感应触角仍在缓慢摆动,复眼扫视着外围区域,螯肢上的电弧危险地跃动着,仿佛随时会喷薄而出。直到最后一个队员的身影安全消失在通往地表的裂缝阴影中,那几只兵甲虫才缓缓恢复了高频颤动的巡逻模式,但军洛的心却沉了下去。那短暂的、如同被无形目光锁定的感觉,绝非错觉。虫巢的“眼睛”,比他们预想的更敏锐,警戒范围也更大。
“磐石据点”指挥中心。
全息投影上,军洛小队传回的实时画面和警报信息让气氛瞬间降至冰点。那几只兵甲虫转向、感应触角同步摆动的画面被反复播放,放大。它们螯肢上危险跃动的电弧,如同无声的警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活在2085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