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稻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捧起一捧谷子,凑到鼻子底下使劲闻了闻:“唔…好香啊阿妈!比上次吃到的米香多了!”他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仿佛这香气里也有他一份汗水。
脱粒场上尘土飞扬,号子声、摔打声、笑语声、谷粒滚落声交织在一起,喧嚣而热烈。这是汗水与力量换来的、最悦耳的丰收乐章。
第三幕:淤泥中的奇迹与“识种”的智慧
在一次搬运稻束回聚落的路上,阿稻眼尖地发现了一片特殊的区域——那是上次暴雨洪水冲刷最严重、也最早被他们奋力抢救补种的低洼地边缘,靠近一处小水沟的淤泥滩涂。
“阿妈!泽爷爷!你们快来看!”阿稻惊奇地喊道,指着淤泥里几株孤零零、却异常高大的水稻。
禾妹和泽叔闻声走过去。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只见几株水稻,扎根在黝黑潮湿的淤泥里,秆子异常粗壮挺拔,比周围田里最高大的稻株还要高出一大截!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那沉甸甸的稻穗格外长大,谷粒密密麻麻,颗颗饱满圆润,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近乎琥珀色的光泽!在一大片相对整齐的金黄稻田映衬下,这几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显得尤为突出。
“老天爷!”禾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托起其中一支硕大的稻穗,感觉沉甸甸的压手,“这穗子…这谷粒…怎么长得这么好?比最好的田里结的还要大、还要多!”
泽叔也凑近仔细观察,布满皱纹的脸上先是惊讶,随即露出一种近乎敬畏的神情。他用粗糙的手指轻轻剥开一粒谷子的外壳,露出里面晶莹饱满的米粒。“奇了!真是奇了!”他喃喃道,“这片泥滩,水最深,泥最烂,连草都长得少,它们是怎么活下来,还长得这么壮?穗这么大,粒这么满?”
经历过无数个春秋的老农,本能地意识到这几株水稻的不同寻常。“阿稻好眼力!”泽叔重重拍了一下阿稻的小肩膀,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这可不是普通的稻子!这是让洪水给‘逼’出来的宝贝疙瘩!是泥巴里钻出来的‘硬骨头’!”
“宝贝疙瘩?”阿稻不解。
“对!”泽叔斩钉截铁地说,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它们能在最烂的泥里、最深的水里扎根不倒,还能结出这么大的穗子,满当当的籽粒!这性子,够硬!够强!这才是咱们最该留的‘种’! 禾妹!快!把它们小心地割下来,单独放好!一根穗子,一粒谷子都不能糟蹋!这可是咱们明年,不,是往后子子孙孙丰收的指望!”
禾妹瞬间明白了泽叔的意思,心猛地一跳!是啊!经历了洪水的浩劫,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能有更强壮、更能抵抗灾害的稻种!这几株在绝境中迸发力量的变异壮苗,不正是天神赐予的最好启示吗?
“好!好!”禾妹的声音有些发颤,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专门存放重要物品的、编织更细密的草篓,如同对待稀世珍宝般,将这几株淤泥中的“王者”小心割下,每一束都单独存放。“阿稻,帮阿妈看好这个篓子!这里面的谷子,比金子还金贵!”(伏笔:人工选择优种的智慧萌芽,为后世水稻驯化改良埋下关键伏笔)。
阿稻郑重其事地接过草篓,紧紧抱在怀里,小脸上满是庄严。他还不完全懂这背后的深远意义,但他知道,能让阿妈和泽爷爷如此看重的东西,一定非常重要。
第四幕:干栏上的金色堡垒
脱粒、扬场(借助风力吹走较轻的谷壳糠秕)、再晾晒……经过一系列繁复而不可或缺的工序,饱满、干燥、金灿灿的稻谷终于被集中起来。接下来,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最后一步——储藏。
聚落中央,几座新近加固加大、离地两米多的干栏式粮仓已经准备就绪。这些粮仓底部由粗壮的木柱高高撑起,仓体由厚实的木板拼合,缝隙处用泥土和树枝密封,顶部覆盖着厚厚的、密实的茅草或树皮,形成一个完美的防潮、防鼠、通风的空间。仓门开在高处,需要用梯子才能爬上去。
“起粮啰——!”
随着泽叔一声洪亮的吆喝,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男人们扛起装满稻谷的沉重草袋(或者用大藤筐),沿着结实的木梯,步履稳健地爬上高高的粮仓入口;女人们和孩子们则在下面传递着空袋子和装满的袋子。
“慢点!稳当点!这可都是命根子!”
“这一袋,是东边田的!”
“这一袋,是禾妹家补种那块地的!沉得很呐!”
每一袋稻谷被稳稳地送进干燥、阴凉的粮仓内部,堆积起来,都伴随着一阵满足的叹息和喜悦的笑声。
禾妹站在粮仓下,仰头看着自家的稻谷被一袋袋送进那高耸的“金色堡垒”。当听到“禾妹家补种那块地的”时,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想起了被洪水冲毁时的绝望,想起了在泥泞中跪倒的无力,想起了泽叔那声“地还在!人还在!”的怒吼,更想起了和儿子一起在泥水中奋力挖掘、重新插下秧苗的点点滴滴……如今,这沉甸甸的稻谷,就是对他们所有艰辛、所有不屈、所有坚持的最好回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