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转起来的灵光
仓首领的命令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龙山部落陶工圈巨大的涟漪。部落边缘的公共制陶区,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老陶工埴被仓任命为督造官,整天板着脸在泥塘、作坊和窑口之间巡查。他身后跟着首领派来的武士,无形的压力让每个陶工都绷紧了弦。
泥塘边,负责选泥的妇人被要求一遍遍淘洗、沉淀陶泥。“再细!再细一点!你看人家那杯子,泥巴细得跟姑娘脸上的粉一样!”埴抓起一把泥,对着阳光眯眼看悬浮的颗粒,不满地呵斥。妇人们腰都快累断了,手腕子酸得抬不起来。作坊里,拉坯的陶工对着慢轮(一个沉重的石制底盘,转动缓慢笨拙)发愁。想把泥拉薄,稍微一用力,陶坯就软塌变形;收着力气慢慢拉,又厚薄不均。一天下来,报废的泥胚堆成了小山。窑口更是重灾区,几窑试验品进去,出来的全是扭曲变形的残次品,要么就是生烧的夹生货,要么就彻底烧塌了。
“埴老,您饶了我们吧!”一个中年陶工捧着刚出窑、布满龟裂细纹的薄胎试验杯,哭丧着脸,“您瞅瞅,这都第十窑了!薄是勉强做到了,可这纹路……这颜色……离人家那黑亮光差着十万八千里!柴火烧得像不要钱似的,烧出来的全是废品!”沮丧的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就是啊,这活儿不是人干的!”“首领一句话,我们跑断腿也白搭!”“我看啊,咱龙山就没这个命……”抱怨声此起彼伏。
埴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难看,首领的质问犹在耳边,眼前的困境却像铜墙铁壁。他蹲在作坊角落,看着堆积如山的废品,愁得直薅自己花白的头发。“难道真不行?”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冒出来,带着冰冷的绝望。
就在这一片愁云惨雾中,那个叫“轮”的年轻人,却像个异类。他依旧沉默寡言,但眼睛里那团火越烧越旺。他没日没夜地泡在自己的小工作台前。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用不同配比的泥浆反复试验;别人抱怨时,他正盯着慢轮那缓慢无力的转动发呆。
一天傍晚,作坊里的人都散了。轮独自留下来,看着脚下那只慢轮。夕阳的余晖穿过棚子的缝隙,照在慢轮的石盘上。几只不知疲倦的蚂蚁,围着石盘的中心点不停地爬。轮盯着那几只蚂蚁,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小时候在河边玩,随手捡起一片被风吹落的柳叶,丢进湍急的河水里。那柳叶在水流中打着旋儿,转得飞快,稳稳当当……水流!旋转!速度!
一个闪电般的念头劈进轮的脑海!慢轮之所以慢,是因为靠人力脚蹬那个笨重的石坨带动,费力又不易控制转速!如果……如果能让轮子自己转得飞快,像那水中的柳叶一样?
他猛地跳起来,像个疯子似的冲出门外,跑到部落堆放杂物的角落。那里有几块被废弃的、中间有孔的石锤头。他挑了一块大小合适的,又找来一根笔直的硬木棍。他把石锤头套在木棍中间,木棍一头削尖,稳稳地插进地面预留的一个小坑里(简易轴承)。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后来者都铭记的动作——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用力搓动那根直立的木棍!
“呜——”石锤头在木棍带动下,猛地旋转起来!越搓越快,带着风声,稳稳地悬在空中!转速远超过笨重的脚蹬慢轮!
轮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去!他飞快地跑到泥塘边,挖了一大块精心淘洗过的细泥,狠狠甩在飞速旋转的石锤头顶部!
奇迹发生了!
那坨湿润的陶泥,像一个找到了母亲怀抱的孩子,瞬间服帖地吸附在飞速旋转的平面上。轮伸出颤抖的双手,拇指轻轻探入泥的中心,还没怎么用力,一向桀骜不顺的泥巴,竟如同最温柔的水流,随着他指尖的引导,迅速变薄、向上延伸、向外扩展!
快!太快了!太顺滑了!太听话了!
一个均匀轻薄、犹如初开花瓣般的碗坯雏形,几乎在眨眼间就在他手下诞生了!泥巴在高速旋转中产生的离心力,完美地抵消了重力,让超薄塑形成为了可能!
“成了!成了!”轮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嘶哑着嗓子吼了出来,声音在空旷的作坊里回荡。他布满泥浆的脸上,第一次绽放开无比灿烂的笑容,眼睛亮得惊人。
这惊天动地的呼喊引来了还没走远的埴和几个陶工。当他们冲进来,看到轮面前那个在高速旋转的“怪东西”上诞生的、薄得几乎透光的完美陶胚时,全都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埴一个箭步冲上去,想摸又不敢摸,生怕惊醒这个不可思议的梦境,“这……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轮顾不上回答,激动地指着他的发明,语无伦次:“快!转得快!泥就听话!薄!能薄!”他终于说出了关键。
几天后,一座结构更合理、以木架支撑、以榫卯结构固定轴承、可以用脚踏或手摇驱动飞轮(轮盘)的新型陶车(快轮),在龙的带领下制造成功。当那轻薄的泥胚在快轮上如同拥有了生命般流畅地拔高、收拢,一个线条优雅、胎壁均匀、薄如蛋壳的杯胚在埴颤抖的手中诞生时,整个龙山部落的制陶作坊沸腾了!希望的曙光,终于刺破了绝望的阴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