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血雨 - 巫蛊之祸的终章 (公元前91年)
【江充掘蛊 - 太子宫的刀光】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
1:甘泉疑云,毒蛇吐信
征和二年的盛夏,长安城热得像个蒸笼,一丝风都没有。蝉鸣聒噪得令人心烦。而在距长安西北三百里外的甘泉山行宫,却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阴冷之中。汉武帝刘彻,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北逐匈奴的雄主,如今已是一个形容枯槁、病骨支离的老人。长时间的沉重疾病,耗尽了他的精力,更疯狂侵蚀着他的理智。他躺在冰冷的玉榻上,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可怕的力量在扼住他的咽喉,抽走他的生命。
“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让刘彻蜷缩起来,脸色憋得青紫。宦官苏文(黄门侍郎,近侍)慌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为皇帝抚背。
“陛下,太医令的药……”
“废物!”刘彻猛地挥手,将药碗打翻在地,汤汁溅了苏文一头一脸,“喝了多少药了?一点用都没有!咳咳……没用!是诅咒!一定是有人在诅咒朕!”他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狂躁,死死盯着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黑暗里藏着无形的恶鬼。柏梁台的大火、驰道下的木偶……这些噩梦般的记忆再次攫住了他。他深信,是巫蛊!是皇宫深处,甚至是他最亲近的人,在用最恶毒的方式诅咒他早死!
“苏文!”刘彻喘息着,声音嘶哑得像破锣,“朕身边……有鬼!有鬼要害朕!给朕查!彻查!朕要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扎朕的小人!”
“奴婢遵旨!”苏文心中暗喜,脸上却装出诚惶诚恐,“陛下圣明!奴婢定当竭尽全力,将那些包藏祸心之徒揪出来!”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降临了。皇帝的疑心,就是权力的钥匙。
苏文立刻想到了他的“盟友”——绣衣直指使者江充。此人以执法酷烈、善于罗织罪名而闻名,深得晚年多疑的刘彻信任。更重要的是,江充与太子刘据有旧怨!当年江充因小过得罪了还是太子的刘据,太子曾扬言要收拾他。江充为此一直惴惴不安,深知一旦刘据继位,自己必死无疑。
当苏文的密信送到江充手中时,这位“酷吏之王”的眼睛亮得如同饿狼嗅到了血腥。
“天赐良机!”江充抚摸着象征皇帝赋予他生杀大权的绣衣,嘴角泛起一丝冷酷的笑意,“太子啊太子,恐怕你做梦也想不到,你和你母亲卫皇后倚仗的日子,到头了!”皇帝的疑心和指令,被他视作铲除太子、彻底扳倒卫氏外戚集团的尚方宝剑。他立刻向甘泉宫上书,言辞恳切而阴狠:
“陛下!龙体违和,必非无故。臣恐巫蛊魇胜之术未绝,犹在宫掖深处作祟!为陛下安危、社稷永固计,臣请旨彻查未央、长乐二宫,掘地三尺,务求根绝邪祟!臣愿以此贱躯,为陛下荡涤妖氛,虽万死而不辞!” 这封奏疏,如同一颗精准投向皇帝疑心深渊的石子,激起滔天巨浪。刘彻几乎不假思索地朱批:“准!江充领朕绣衣使者,查办宫禁巫蛊,无论尊卑,遇蛊即报!可便宜行事!”
江充手持这份近乎赋予他无限权力的诏书,如同拿到了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他精心挑选了一群同样心狠手辣、唯他马首是瞻的胡巫(西域来的巫师,被认为更懂巫蛊),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长安城最核心、最尊贵的地方——皇宫。一场针对太子刘据的死局,正式布下。
本章警示: 疑心是蒙蔽双眼的迷雾,权力是滋养野心的温床。刘彻的病榻与江充的冷笑警示我们:当恐惧与私欲联手,理智的堤坝必然崩塌。保持清醒,明辨是非,方能不被迷雾所困。
2:椒房惊变,掘地三尺
江充的行动雷厉风行,冷酷无情。他首先从那些早已失宠、无权无势的嫔妃宫殿入手。命令手下士兵和胡巫,挥舞着锄头铁锹,如同强盗般冲入宫殿,不管不顾地砸开地板,挖开墙壁。
“搜!仔细搜!一寸地方都不许放过!”江充身着醒目的绣衣,面无表情地站在残垣断壁旁指挥着。一时间,后宫鸡飞狗跳,哭喊声不绝于耳。那些被搜出一些陈旧符咒或祭祀用品的可怜妃嫔和宫女,立刻被如狼似虎的士兵拖走,投入诏狱。恐惧如同瘟疫般在深宫中蔓延。
消息传到椒房殿(皇后寝宫),卫子夫面色凝重。她太清楚江充的为人,更清楚他背后的目标是谁——她和她的儿子太子刘据!她派人紧急召见太子。
太子刘据匆匆赶来。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储君,性情仁厚,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颇有贤名。他继承了母亲姣好的容貌,眉宇间却带着父亲年轻时的英气,只是这份英气此刻被深深的忧虑所笼罩。
“据儿,”卫子夫屏退左右,忧心忡忡,“江充已奉你父皇严旨,在宫中大肆掘蛊。”
“母后,儿臣已知。”刘据眉头紧锁,“此人居心叵测!如此掘地三尺,搅扰宫闱安宁,已非查案,实乃构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