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战深谙“武功要硬,笔杆子也不能软”的道理。在利用混不吝手段暂时解决了粮草危机的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将“断粮”这盆脏水,原封不动地泼回去,还要泼得漂亮,泼得人尽皆知。
台州府最大的“悦来茶馆”,今日座无虚席。醒木“啪”地一拍,留着山羊胡的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声情并茂地开讲了:
“诸位客官,今日不说那前朝旧事,也不讲那狐仙鬼怪,单表一表咱们东南沿海,那位天降的煞星……呃不,是救星!萧国公,萧战萧大人!”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茶客都竖起了耳朵。
“话说萧国公,自奉旨督师以来,那是兢兢业业,整顿军备,爱兵如子!前番黑石岛一战,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将二百余倭寇尽数诛灭,扬我国威,大涨士气!缴获的财物,那是分文不取,尽数充公,用于剿倭大业!这是何等的精忠报国,何等的廉洁奉公!”
茶客们纷纷点头,交头接耳,面露敬佩。
说书先生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痛起来:“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国公爷在前线流血拼命,却有人在背后捅刀子,下绊子!诸位可知,就在我军将士磨刀霍霍,准备乘胜追击,一举荡平倭寇之际——断粮了!”
“哗!”台下一片哗然。
“为何断粮?”说书先生压低声音,故作神秘,“据说是京城里某两位手眼通天的王爷,觉得萧国公功高震主,又体恤‘地方艰难’,一纸文书,断了咱们数万平倭大军的粮草供给!诸位想想,将士们饿着肚子,如何杀敌?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
他越说越激动,捶胸顿足:“可怜萧国公,一代军神,如今不得不带着将士们节衣缩食,甚至……甚至亲自出面,拉下脸面,好言好语去向本地士绅‘借贷’粮草以维持生计!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委屈!而那两位王爷,远在千里之外的温柔富贵乡里,动动嘴皮子,就要让我东南抗倭大业毁于一旦!其心可诛啊!”
茶客们被这极具煽动性的话语点燃了,议论纷纷:
“竟然有这种事?!太可恶了!”
“我就说前几天看到当兵的去找王百万‘借’粮,原来是被逼无奈!”
“宁王?安王?他们怎么能这样!”
“萧国公太不容易了!咱们得支持他!”
类似的段子,在台州乃至周边州县的各个茶馆酒肆迅速流传开来,版本不断丰富,细节愈发“感人”。萧战被塑造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精忠报国却惨遭背后捅刀的悲情英雄,而宁王、安王则成了嫉贤妒能、不顾国家安危的卑劣小人。
二狗兴奋地跑来汇报茶馆盛况,萧战正翘着脚啃鸡腿,闻言嗤笑:“这就叫‘走反派的路,让反派无路可走’。他们想抹黑老子?老子先给他们扣上屎盆子!看谁臭得过谁!”
在萧战势力的暗中推动和组织下,一股来自民间的巨大声浪开始汇聚。饱受倭寇荼毒、如今刚刚看到安定希望的沿海渔民、农民,以及那些家中子弟在萧战军中、切身感受到军队变化和萧战“恩惠”的军属们,成为了请愿的主力。
各村镇的里正、乡老被“动员”起来,识字的书生被请来执笔。一份份言辞恳切、按满红手印的请愿书,如同雪片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台州府,最终被打成一个巨大的卷宗。
请愿书中,百姓们泣血陈情,讲述倭患带来的苦难,盛赞萧国公到来后的变化和黑石岛大捷的鼓舞,然后笔锋一转,痛心疾首地诉说听闻大军粮草被断的震惊与愤怒,恳请朝廷、恳请皇帝陛下明察秋毫,保障前线供给,勿让忠臣寒心,勿让将士流血又流泪!
数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军属代表,更是捧着这沉甸甸的万民书,跪在台州府衙门前,要求官府必须将此民意上达天听。府衙官员面对这群情汹汹,吓得不敢露面,只能硬着头皮接收,并以加急文书形式送往京城。
“张老爹,你也按手印了?”“按了!必须按!萧国公是真心打倭寇的!不能让他寒心!”“对!谁断前线的粮,谁就是倭寇的同伙!”
在李承弘的营帐内,烛火摇曳。李承弘正在萧战的“指导”下,撰写给夏帝的密信。
“承弘啊,你这信,不能光报喜,也得适当地……诉诉苦。”萧战在一旁啃着水果,指点江山,“你就写,黑石岛大捷,全军振奋,将士用命抵挡倭寇,这都是托父皇洪福,还有你老子我指挥若定……”
李承弘笔尖一顿,无奈地看了萧战一眼,继续写。
“然后呢,要‘不经意’地提到,虽然打了胜仗,但军中粮草似乎……接济不上了。你就写,看到将士们因为缺粮,每日操练后只能喝点稀粥,但士气依旧高昂,都对萧国公……哦不,都对朝廷,对父皇忠心耿耿,毫无怨言。尤其要突出老子……呃,突出我萧战,是如何与士卒同甘共苦,带头降低伙食标准,甚至把自己那份肉省下来给伤兵吃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