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业一身深紫色宦官常服,外罩玄色大氅,清癯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
李烨亲自相送,赵猛、刘闯、以及新晋的“度支曹事”柳明姝等一干核心文武皆在。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公一路保重。”
李烨抱拳,言辞恳切。
张承业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李烨身后略显单薄却已初具雏形的班底,尤其在柳明姝身上停留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光。
他看向李烨,脸上浮起那种惯有的、仿佛用尺子量过的浅淡笑意:“李防御使留步。濮州诸事,杂家看在眼中。安民有方,纳士有度,更难得……知人善任。” 最后四个字,他咬得略重,目光似有若无地又瞥了柳明姝一眼。
柳明姝感受到那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姿态恭谨而沉静。
张承业收回目光,看着李烨,声音放低了些,如同耳语,却字字清晰:“防御使少年英杰,志向远大。然这天下,终究是大唐的天下。濮州虽暂安,四境皆虎狼。望你……好自为之,善守此土,勿负朝廷。”
他刻意在“朝廷”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和告诫。
李烨神色不变,迎着他的目光,抱拳深深一揖,语气郑重:“张公教诲,李烨铭记于心。守土安民,乃臣子本分。李烨在濮州一日,必保此城不失,静待王师,不负天恩!”
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立场,又暗示了姿态,更点出了底线。
张承业脸上那浅淡的笑意似乎真切了一分,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杂家此番归去,定当将濮州情状,李防御使之忠勤,据实上奏陛下与诸公。”
说完,不再多言,由小宦官搀扶着,踩上脚凳,登入马车。
车帘落下,隔绝了内外。
车夫扬鞭,轻喝一声,马车缓缓启动,辚辚向北,在官道上渐行渐远,最终化作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苍茫的原野尽头。
目送马车消失,李烨挺直的身躯依旧立在寒风中,良久未动。
张承业走了,来自成都那根无形的线暂时松开,但他留下的那句“勿负朝廷”却如同一个沉甸甸的烙印。
李烨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朝廷?
在这藩镇割据、皇权旁落的末世,朝廷的威仪还剩几分?
这告诫,与其说是约束,不如说是提醒,提醒他在这盘大棋中,暂时还需要这面旗帜。
“使君?”
赵猛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烨猛地回神,眼中瞬间燃起炽热的火焰,那是对力量的渴望,对根基的执着!
他豁然转身,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声音斩钉截铁,如同出鞘的利剑:“传令!粮饷已至,时不我待!”
“赵猛!即日起,征发城中壮丁、流民,全力修缮濮州城墙!我要这濮州城,固若金汤!”
“刘闯!招募流民,登记造册!以工代赈,参与筑城者,每日额外加粮一升!老弱妇孺,分发粥棚救济!”
“柳明姝!统筹所有钱粮物资,确保筑城民夫口粮、工钱,伤者药费,务必足额及时!所有支出,你全权调度!”
“末将(下官)遵命!”
赵猛、刘闯、柳明姝三人齐声应诺,眼中同样燃起斗志。
附录:
唐末五代一个典型州衙(在藩镇控制下)的构成详解
一、 最高长官:
刺史: 名义上仍是一州最高行政长官,正四品下至从三品(视州等级:上州、中州、下州)。但在现实中,几乎都由兼任本州或邻近藩镇的节度使、观察使等武人担任,或由藩帅的心腹亲信担任。
二、 州衙核心僚佐:
上佐(位高权轻):
别驾: 从四品下至从五品下。
长史: 从五品上至正六品下。
司马: 从五品下至正六品下。在唐代中后期,其职权已被节度使幕府中的“行军司马”完全取代。
录事参军事:
品秩: 从七品上至从八品上(视州等级)。
核心职能:
勾检稽失: 监察、审计州衙内各曹(六曹)及属县的文书、账目、政务执行情况,纠举延误、失误和违法。这是其最核心、最具实权的职能。
总领众曹: 名义上统辖六曹(功、仓、户、兵、法、士曹),负责各曹之间的协调。
掌印: 掌管州衙印信。
受理诉状: 接受并初步处理百姓的诉讼。
实际地位: 在州衙内部系统中,录事参军是除刺史外最具实权的官职。 他直接对刺史负责,是保证州衙日常运转和监督下属的关键人物。其“勾检”职能使其成为州级事务的重要监督者和信息汇总点。
六曹参军事:
品秩: 从七品下至从八品下(视州等级和曹别)。
名义职能:
司功参军事: 掌官吏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科举地方事务)、表疏、医药、卜筮、佛道等。唐末五代,人事考课、选举等核心权力被使府判官、孔目官掌握;礼乐、学校等事务在乱世中严重萎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