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时,已是暮色四合。“合香居”的伙计们见苏合香平安归来,纷纷围上来问候,阿罗憾更是亲自在门口等候,手中还提着一盏防风灯,灯光映着他关切的神情。
“可算回来了,这几日我一直担心你们在山里遇到危险。”阿罗憾接过苏合香手中的藤编筐,目光落在筐中装有冰台花的青瓷瓶上,“冰台花采到了?”
“嗯,幸得萧将军护送,一切都很顺利。”苏合香笑着点头,将终南山遇雨、被困山洞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只是略过了萧策背她的细节,脸颊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泛起微红。
萧策站在一旁,看着她与阿罗憾交谈,眼中带着淡淡的笑意。待苏合香说完,他才开口:“天色不早了,苏娘子一路劳累,早些休息吧。明日我再派人将剩余的干粮和药品送过来。”
“多谢萧将军。”苏合香连忙道谢,看着萧策转身离开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些不舍——这几日在终南山的相处,让她对这个沉稳可靠的将军,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情愫。
阿罗憾将青瓷瓶小心翼翼地放在工坊的案桌上,仔细观察着瓶中的冰台花:“这花果然奇特,花瓣竟能在暗处发光。明日一早,我们就开始复原‘百合香’吧,我已经按照你之前的吩咐,准备好了沉香、麝香、龙脑等原料。”
苏合香点点头,走到案桌前,轻轻打开青瓷瓶盖——冰台花的花瓣依旧洁白,根部的泥土也很湿润,只是花瓣上的银光比在山中时淡了一些。“冰台花的花期只有七日,我们必须尽快动手,否则花瓣枯萎,就无法提取香气了。”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苏合香就来到了工坊。阿罗憾早已将所需的原料准备妥当,案桌上摆着各种香料:切成小块的沉香木、研磨成粉的麝香、晶莹剔透的龙脑,还有几只装着不同花露的琉璃瓶。
“‘百合香’的配方记载,需以冰台花为君,沉香为臣,麝香、龙脑为佐,再加入少量玫瑰露和蜂蜜调和,这样既能突出冰台花的清冽,又能让香气更持久。”苏合香一边说着,一边取出特制的银刀,小心翼翼地将冰台花的花瓣从花茎上剥离——花瓣质地柔嫩,稍有不慎就会破损,影响香气的提取。
阿罗憾在一旁帮忙研磨沉香,他动作娴熟,将沉香木磨成细粉后,又用细筛过滤了一遍,确保粉末细腻均匀。“唐代的香料萃取多采用水煮法,香气容易流失,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提取冰台花的香气?”
“我打算用‘隔水蒸馏法’。”苏合香从行囊里取出一只特制的铜制蒸馏器——这是她穿越时随身携带的调香工具之一,由蒸馏罐、冷凝管和收集瓶组成,比唐代的萃取工具更加精密,“将冰台花的花瓣放入蒸馏罐中,加入少量清水,用文火加热,让蒸汽通过冷凝管,凝结成花露,这样提取的香气更纯净,也能最大程度保留冰台花的药效。”
阿罗憾看着这只造型奇特的蒸馏器,眼中满是好奇:“这工具倒是少见,是你那个时代的调香工具?”
“嗯,用它来提取花露,比水煮法效率高很多。”苏合香笑着点头,将剥离好的冰台花花瓣放入蒸馏罐中,加入少量清水,然后将蒸馏罐放在文火上加热。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蒸馏罐中开始冒出蒸汽,蒸汽通过冷凝管,慢慢凝结成透明的液体,滴入收集瓶中。起初,收集瓶中的液体没有任何香气,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清冽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那香气不同于寻常百合的甜腻,带着一丝冰雪的清寒,又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闻起来让人精神一振,连紧绷的神经都渐渐放松下来。
“好香啊!”阿罗憾忍不住赞叹,“这香气比我在西域见过的任何香料都要特别,难怪古籍中说‘百合香’有安神之效。”
苏合香也满意地点点头,待收集瓶中积累了足够的花露后,她关掉火源,将花露倒入一只白玉碗中——碗中的花露清澈透明,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冰台花的花瓣如出一辙。
接下来,苏合香按照配方,将沉香粉、麝香粉、龙脑粉依次加入白玉碗中,用银勺轻轻搅拌。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目光紧紧盯着碗中的混合物,时不时低头轻嗅,调整各种原料的比例。阿罗憾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不敢打扰——他知道,调香是个精细活,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整体的香气。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百合香”终于调制完成。苏合香将调好的香膏倒入几只小巧的青瓷盒中,盖上盖子,静置片刻后,才打开其中一只——一股浓郁而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前调是冰台花的清寒,中调是沉香的醇厚,后调则是麝香和龙脑的悠长,层次分明,却又完美融合,让人闻之忘俗。
“成了!”苏合香兴奋地说,将一只青瓷盒递给阿罗憾,“你试试,看看这香气是否符合古籍中对‘百合香’的记载。”
阿罗憾接过青瓷盒,打开后轻轻嗅了嗅,闭上眼睛细细品味:“清而不冷,醇而不腻,既有草木的清新,又有香料的厚重,确实配得上‘长安十二香’之名。”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昨日李婉儿派人来问,说她母亲最近总因琐事心烦,夜不能寐,若是将这‘百合香’送给她,或许能帮上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