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按键?”林涛飞快地在脑子里构思着技术实现的可能性,“藤条的绝缘性没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底座,将藤编按键模块化,下面连接微动开关……这……这也许真的可行!而且藤条的天然质感,正好契合我们想表达的‘温暖’理念!”
李静也激动地用手语比划着,林涛在一旁翻译:“她说,藤编的天然纹理和色泽,本身就很美,可以让产品摆脱冰冷的科技感!”
阿杰更是用力地点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藤条……是的,如果是藤条,那感觉一定很好!就像……就像摸着有生命的东西一样。”
苏宁看着眼前这三位虽然面临不同障碍,却同样闪烁着智慧与热情光芒的年轻人,又看看赵小满那充满匠心和同理心的提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正是她希望看到的——科技的理性与人文的温情,在年轻一代手中,以解决真实问题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这个想法非常棒!”苏宁肯定道,“小满,技术上就麻烦你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藤条和处理工艺,确保耐用、安全和触感最佳。林涛,你们组负责结构设计和电路适配。需要什么材料、设备支持,直接跟学校项目部申请,我会特批。”
她顿了顿,看着那个尚显粗糙的模型,语气充满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毕业设计项目。如果成功,它证明了科技可以,也应该以更包容、更温暖的方式服务于每一个人。这,就是你们创造的价值。”
接下来的几周,这个小小的项目组成为了实训车间里最忙碌的角落。赵小满抽空就来,手把手地教李静和林涛如何将细藤条按照标准的盲文点字进行盘绕、固定,如何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安全的染色,如何将编织好的藤编按键与3D打印的底座完美结合。林涛和李静则埋头于电路优化和结构设计,确保每一个藤编按键都能精准地触发下方的微动开关,并且模块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更换。阿杰则成为了最重要的“体验官”和“质检员”,每一次按键样品的触感、回弹力度、凸起的高度和间距,都需要经过他手指的严格检验。
“这里,这个点的边缘,再圆润一点点……”阿杰摸着初版的藤编按键模块,精准地指出细微的不足。
“力度有点大,回弹不够轻柔,像在按开关,不像在触摸……”
“这个温度……嗯,这次的感觉对了!”
在他的反馈下,藤编按键一遍遍修改,日益完美。那温润的质感、恰到好处的回弹,以及藤条天然带来的、仿佛带着阳光和植物生命力的温暖触感,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终于,在毕业典礼前夕,“触感生活·盲文智能电饭煲”的最终版完成了。它拥有一个简洁的白色外壳,核心的控制面板区域,被一块深色的、镶嵌着六个精致藤编按键的模块所取代。那些由细密藤条编织而成的盲文点字,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均匀地分布在按键上,充满了手作的温度感。
在项目的最终演示环节,学校特意邀请了几位本市的视障人士代表前来体验。其中一位名叫孙阿姨的视障女士,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走到了演示台前。
林涛简单介绍了功能,然后将电饭煲递到孙阿姨手中。孙阿姨有些迟疑地伸出手,当她的指尖触碰到那藤编按键时,她明显地愣了一下。她的手指没有像接触普通塑料按键那样一触即走,而是轻轻地、反复地在那个藤编的“煮饭”按键上抚摸。
那藤条温润的质感、细腻的纹理,以及按压下去时那种柔和而清晰的回馈感,通过她的指尖,清晰地传递过来。这完全不同于她以往接触过的任何冰冷的、坚硬的、发出“咔哒”声的按钮。
她的手指依次抚过“保温”、“预约”、“取消”……每一个按键都带着同样的温暖触感。演示车间里很安静,所有人都屏息看着孙阿姨。
忽然,孙阿姨抬起头,虽然她的眼睛没有焦距,但脸上却绽放出一个无比明亮、无比温暖的笑容,她紧紧握着电饭煲的外壳,像是握住了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清晰地说道:
“这个……这个按键是暖的!摸着它,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这……这不仅仅是几个凸点,这像是……像是有温度的记号,我‘摸’得懂,也‘感觉’得到。这……这是能‘看见’的温度啊!”
“能看见的温度”。
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李静用力地用手语比划着,眼里闪着泪光;林涛激动地握紧了轮椅的扶手,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阿杰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而幸福的微笑;赵小满看着自己的藤编技艺以这样一种方式赋予了产品灵魂,眼圈微微发红。
苏宁站在人群后方,看着这一幕,感觉鼻腔有些发酸,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成就感。她看到,科技在这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复杂代码和冰冷硬件,它通过年轻人充满同理心的创新和传统匠人的智慧,化作了一种可以被触摸、被感知的温暖,真正跨越了障碍,点亮了另一个感知世界的窗口。这,或许就是教育最本质的意义,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动人的体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在八零搞事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