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地从苏宁膝上接过女儿。星辰似乎感知到了熟悉的怀抱,小脑袋在他颈窝处蹭了蹭,呼吸依旧有些急促。陆信调整姿势,让她趴在自己胸前,像小时候那样,听着他的心跳。他宽阔的手掌稳稳地托住女儿,另一只手有节奏地轻拍她的背,在客厅里缓缓地、一圈圈地踱步。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身体语言传递着无声的安抚。苏宁靠在沙发上,看着丈夫抱着女儿的身影在昏暗中缓慢移动,那背影如山般沉稳,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感。她倒了杯水,静静地看着。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不知过了多久,趴在爸爸肩头的星辰,呼吸渐渐变得平稳悠长,紧蹙的小眉头也舒展开来。她终于陷入了沉沉的睡眠。
陆信又坚持抱了十几分钟,确认女儿真的睡熟了,才极其缓慢地、像处理精密仪器一样,将她放回到卧室的小床上,仔细盖好被子。他弯腰,在女儿依旧有些汗湿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的吻。
走出卧室,轻轻带上门,陆信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肩膀。
“累坏了吧?”苏宁递给他一杯温水,“抱了快一个小时了。”
陆信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摇摇头:“不累。就是看着她生病难受,心里揪得慌。”他走到沙发边坐下,揉了揉眉心,“比搞定一个上亿的投资项目还耗费心神。”
苏宁在他身边坐下,靠着他:“养孩子就是这样,甜蜜的负担。”她顿了顿,想起白天的事,“董事会那边……压力是不是很大?”
陆信沉默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今天抱着星辰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做企业,追求规模,追求利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最终我们变得和那些只认数字的资本一样,为了百分之几的成本优化,就可以轻易割舍掉像槐花村那样的根系,割舍掉那些信任我们、依靠我们的人……那我们和那些我们曾经不想成为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星辰生病,我们愿意付出所有,只求她安康。槐花村对于星火,或许不像星辰对于我们那样是唯一的骨血,但它也是我们机体的一部分,是承载着我们初心和温度的重要器官。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炎症’,就想着把它‘切除’。”
这个比喻让苏宁动容。她握住陆信的手,发现他的掌心因为长时间抱孩子而有些潮湿,却异常温暖。“我明白。所以我们才要坚持。不仅要坚持,还要做得更好,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就在这时,陆信的手机再次震动,是助理发来的邮件提醒,关于明天董事会会议的最后议程确认。其中一项,赫然就是“生产基地优化及成本控制专项讨论”。
陆信看着那条议程,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他转头对苏宁说:“明天董事会,我知道该怎么说了。”
第二天,星火科技顶层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坐满了董事和核心高管,气氛比上次更加微妙。显然,陆信拒绝生产基地转移的消息已经在内部传开,引发了不同的反应。
运营副总老周再次率先发言,他展示了更多详尽的成本数据对比,以及竞争对手近期的市场动向,语气比上次更加急迫:“陆总,各位董事,不是我危言耸听,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将成本降下来,明年一季度,我们在几个关键产品线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被竞争对手以价格战的方式大幅侵蚀!到时候,损失的不仅仅是利润,更是市场信心和股价!”
几位来自投资方的董事交头接耳,显然对老周描绘的情景感到担忧。
轮到陆信发言时,他没有立刻打开准备好的PPT,而是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缓缓开口:
“各位,在讨论成本和转移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
他操作电脑,将昨天苏宁拍下的、他抱着熟睡星辰坐在沙发上的那张照片,投影在了巨大的幕布上。昏黄的灯光,父亲守护的姿态,孩子依赖的睡颜……那充满温情的画面,与会议室里冰冷的商业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老周,他不解地看向陆信。
“这是我的女儿,陆星辰。昨天她病了,发烧到三十九度。”陆信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情感力量,“在她难受的时候,她不需要最先进的玩具,不需要最昂贵的退烧药,她只需要父母的怀抱。那个怀抱,对她而言,就是全世界最安全、最不可替代的港湾。”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老周身上:“老周的数据,我很清楚,也非常理解他的焦虑。企业需要成本控制,需要竞争力,这毋庸置疑。但是,我想请问各位,星火科技对于槐花村的村民们,对于那些将祖传手艺和家庭希望都寄托在‘槐花生活’这个品牌上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顿了顿,自问自答:“可能,就如同昨天我对于生病的星辰一样——是一个可以依靠、值得信任的‘怀抱’,是一个能让他们安身立命、看到未来的‘港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在八零搞事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