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
他冷冷下令。
“臣张维贤奉旨见驾,参见皇长子殿下!”
“臣等参见皇长子殿下!”
“诸位平身。”朱由校温言道。
“三位师傅,父皇已经驾崩了。”
“什么?陛下前两天不是还好好的嘛,怎么会突然……”
韩爌声音哽咽。
“李选侍与郑皇贵妃勾结,害死父皇,又假借父皇名义召本宫入宫。谁知父皇早已仙逝,之后更是将本宫软禁,想迎福王入京称帝。”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郑皇贵妃竟还不死心!”
刘一燝愤愤说道。
“三位师傅,还是赶紧通知百官吧。有英国公和锦衣卫在此,本宫无碍。”
“臣等告退!”
待三位内阁大臣离开后,朱由校目光落在英国公张维贤身上。
“你这次带了多少兵士进宫?”
张维贤低头答道:“臣调京营兵士三千四百人,家中护卫一百人。”
“锦衣卫那边如何?”
朱由校转向许显纯与田尔耕。
“回殿下,臣与田千户共带两百四十人入宫。”
这些便是今后重整锦衣卫与京营的根基。
朱由校心中暗想。
“那就烦请老国公立刻带兵接管皇宫所有关口,严禁任何人出入!”
正要再下令时……
“殿下,殿下,奴才糊涂啊,求殿下念在先帝份上,饶奴才一命吧!”
王安突然冲过来,抱着朱由校的大腿哭喊求饶。
朱由校一脚将他踢开,许显纯立即将王安拿下。朱由校冷冷问道:“先帝待你不薄,你竟如此回报?”
“立刻带人控制翊坤宫,将乾清宫所有人带到那里看管!”
朱由校怒了!
“是!”
两人领命而去。
……
此时的朱由校,望着夜空发怔。
皇宫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乾清宫……
这座矗立了两百余年的宫殿,将迎来它的新主人。
而朱由校,也将成为这个古老帝国的新主宰。
大明,将因他而焕发新的生机!
------
九月初一
戌时
内阁三位辅臣与六部尚书已齐聚文华殿,等候皇长子朱由校。
皇上传来死讯,短短一个月,接连两位皇帝驾崩,这等变故前所未有。众臣心急如焚,急盼见皇长子一面。
方才,三位内阁辅臣紧急召集百官,称先帝驾崩,皇长子又被李选侍扣押,群臣震惊万分。平日各执己见的大臣,今日空前一致,皆认为应尽快迎立皇长子登基,以防再起祸端。
“皇长子殿下到!”
守在殿外的小太监高声通报。
九位重臣站定,朱由校快步走入。
众人行礼:“参见皇长子殿下!”
朱由校看着这群向他躬身的大臣,目光扫过前排左侧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其后依次是:
内阁次辅韩爌、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慎行、刑部尚书黄克赞;
右侧依次是:
内阁辅臣刘一燝、户部尚书汪应蛟、兵部尚书张鹤鸣、工部尚书王佐。
“诸位大人请起。”
“诸位深夜召见,所为何事?”
内阁首辅方从哲上前奏道:“殿下,臣等所求,惟愿殿下早日登基,以安天下。”
王朝辅应声而入,跪地听命。
朱由校缓缓开口:“让许显纯记住,我要的是活人,不是尸体。他若敢擅自动刑,那就让他自己去顶那个位置。”
王朝辅低声应是,退下传达命令。
朱由校靠在椅背上,目光沉静,心中已有盘算。
宫中局势复杂,内廷与外臣之间暗流涌动,必须一一剪除隐患,方可安稳登基。
他已命人调查宫中往来频繁的太监与宫女,凡是与外臣私通者,一个不留。
至于郑贵妃和李选侍,一个是神宗宠爱至极的妃子,一个是名义上的母妃,处置需谨慎,但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
他打算登基之后,先将二人迁往别宫,再慢慢清算旧账。
内阁六部已经退下,朱由校独自坐在偏殿,思绪万千。
登基大典定于三日后举行,年号“天启”已定,象征着新的开始。
大臣们虽表面守礼,实则早已急不可耐。若非祖制尚在,恐怕昨日就将他推上皇位。
他并不反感这种急切,反倒认同。
辽东战事吃紧,朝廷若无主,局势只会更加失控。
“天启……”他低声念着年号,嘴角微扬。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是旧账清算的开始。
他已不再是那个只会在东宫读书的太子。
锦衣卫那边,他已有安排。许显纯可用,但需压制;田尔耕可派往南京,作为后手。
魏忠贤也该登场了,东厂与锦衣卫相互制衡,才不会让任何一方坐大。
朱由校闭目沉思,脑中浮现后世那段历史。
大明的败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层层腐烂,无人能救。
如今他坐上这个位置,就要用最狠的手段,把腐肉剜掉。
东林党也好,清流也罢,只会空谈仁义道德,却无一人能挽狂澜于既倒。
他不再需要这些只会清议的文官。
他需要的是能办事、敢下手的人。
严刑峻法,是他唯一的武器。
他这一个月来熟读《皇明祖训》,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掌握合法的杀伐之权。
朱元璋当年能杀尽贪官,自己为何不能?
只要手中有刀,何惧无人听话?
想到这里,他睁开眼,目光如电。
“王朝辅!”
“奴婢在!”
“传话给东厂提督,让他密切注意京中动静,凡是妄议朝政者,一律拿下审问。”
“是!”
王朝辅低头退出。
朱由校缓缓起身,望向窗外。
九月初四,奉天殿。那里,将是他真正掌权的起点。
数百名官员从两边快步进入皇宫,左边是内阁元辅带领的文臣,右边是英国公率领的武将。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