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伴伴正欲开口,却被朱由校打断:
“就是因为大明的根已经烂了。那些蛀虫,把树根啃了个干净。啃完这棵,又去啃下一棵!”
他语气愤怒:
“这棵树给他们遮风挡雨,给他们安稳的日子过。他们却恩将仇报,非要把这棵庇护他们的树啃倒为止!”
话音刚落,他沉声道:
“传内阁到暖阁见朕!”
说罢,朱由校转身,朝暖阁走去。
“臣等恭请圣安!”
内阁三位辅臣已候在暖阁,齐声行礼。
“三位师傅免礼。王伴伴,赐座。”
朱由校语气平稳地说道。
三人谢过恩,落座。
朱由校拿起手中奏疏说道:
“这份是辽东经略熊廷弼递上来的,说辽军欠饷严重,请求内阁与户部酌情补发一部分。”
他顿了顿,继续道:
“三位应该看过了,再看一遍吧。”
说着将奏疏递给王朝辅,转交三位辅臣。
其实三人早就看过。正因方从哲、刘一燝、韩爌意见不一,才不得不呈到御前,否则这奏疏根本不会递上来。
“一个月前,先帝才拨内帑银两两百万两,犒赏九边与辽东将士。就算积欠已久,这笔银子也足够军士撑上两个月。怎地现在又开始要饷了?三位师傅可有解释?”
朱由校眼神冷峻,扫视三人。
韩爌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定是底下官员中饱私囊,贪污了军饷。臣请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
朱由校目光一寒:
“哦?韩师傅的意思,是熊廷弼贼喊捉贼?”
韩爌躬身答道:
“陛下圣明。熊廷弼自上任以来,无所作为,畏敌如虎。如今更是贪墨军饷。臣请陛下即刻罢免此人,否则辽东恐生兵变。”
朱由校眉头微皱,语气却依旧温和:
“罢免熊廷弼不难,韩师傅可有人选接任?”
刘一燝见状,上前奏道:
“陛下,辽东巡抚袁应泰足以胜任。”
韩爌趁势再进言:
“臣亦举荐广宁参议王化贞接任辽东巡抚一职。如此,辽东可保无虞。”
朱由校心中明白,果然不出所料,朝堂上的大多数官员一心要将熊廷弼调离辽东,好让他们的东林派系掌握大权。
历史上天启帝就是被他们这么蒙蔽的,结果让努尔哈赤迅速崛起。
袁应泰上任不到五个月,就丢了辽阳和沈阳,这两座辽东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被努尔哈赤轻松拿下,为皇太极日后五次南侵、多尔衮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但如今的朱由校,已经不会再被那些文臣欺骗了。
从今日的奏报来看,刘一燝和韩爌显然是有备而来,而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方从哲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是齐、楚、浙各派的代表人物。
内阁,也该来一次大洗牌了!
“朕明白了,三位师傅回去吧。”
刘一燝和韩爌却不甘心,又上前一步:
“陛下,熊廷弼之事宜早不宜迟,否则沈阳难保!”
朱由校脸色难看地回应:
“朕已经知道了,回去吧。”
见皇帝动怒,两人只能作罢,退下离开。
朱由校平静地开口:
“召英国公进宫。”
……
辽东
沈阳
经略府内,众将云集,上首的熊廷弼正在沉思,而底下众将却谈笑风生。
熊廷弼的日子并不好过。
自从上次努尔哈赤大举进攻,他亲自带兵赶来沈阳救援后,就一直驻守于此。
皇上拨下的两百万两内帑银,真正到他手里的还不到十万两。辽东十几万军队,这点银子连每人一两都分不到。辽东的军饷,从万历年间就开始拖欠了。
他不仅要防备努尔哈赤的进攻,还要提防朝中大臣背后使绊子,更得稳住军队的情绪与士气,压力之大,外人难以想象。
“台台,粮饷的事可有音讯?”沈阳总兵贺世贤拱手问道。
关于粮饷的奏报,熊廷弼早在上月初十就已递往京城,如今快一个月过去,依旧没有回音。
但他不能说实话,只能答道:
“奏疏可能还在内阁耽搁着,毕竟上次刚拨过银子。不过元辅已来信说,会为我们尽力争取。”
“我看啊,这笔银子八成没戏了,朝廷根本拿不出钱!”一名游击将军愤愤说道。
其他将领心中有数,只是不愿说破。
熊廷弼盯着那名将军看了许久,对方被看得心里发虚,缩了缩脖子,躲到了人群后面。
“诸位放心,陛下不会不管辽东。请大家再稍等几日。”熊廷弼起身说道。
辽阳
辽东巡抚府中,袁应泰正与几名东林党人密谈。
“这次务必要让熊廷弼离开辽东。朝中多数大臣都支持袁巡抚,只等两位阁臣的回信了。”一名参议说道。
“那位熊廷弼胆小如鼠,只知挥霍朝廷银两,若换成袁巡抚坐镇辽东,努尔哈赤怕是早被赶回建州老巢去了!”
一位官员紧接着开口附和。
“大明江山还得靠我东林一脉来支撑,熊廷弼这种人根本不配掌管辽东军务!”
辽东巡抚袁应泰终于开口。
“等本官剿灭建奴,便可回京复命,向皇上交差了。”
“属下静候那一日到来,袁巡抚前途不可限量。”
这帮官员溜须拍马的本事,还真是一等一!
……
暖阁内。
“臣恭请皇上安康!”
英国公张维贤跪下请安。
“朕安,老国公起来吧。你年岁已高,日后免了这跪拜之礼。”
朱由校亲自扶起张维贤。
“谢陛下隆恩!”
张维贤躬身问道:
“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朱由校目光扫过四周的太监宫女。
“你们都下去,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准靠近。王伴伴,你亲自在门口守着!”
王朝辅心知有要事商议,立刻退出门外。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