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随后前往泰山营视察。泰山营是重甲部队,按照他的要求,三千士兵每日必须身披重甲训练,另加十斤负重,同时每日晨跑不误。
目前,每名士兵日常负重已达五十斤。为了提升体能素质,朱由校确保他们每餐有肉,早餐每人一块,午餐管饱,晚餐喝肉汤,是羽林军中伙食最优的,连骁骑营骑兵都无法比拟。
尽管正值寒冬,营中士兵仍个个汗流浃背,全身湿透,但训练成效显着。
虎贲营为常规步兵部队,近半由浙兵与川兵组成。朱由校从中抽调部分士兵,依照戚继光戚家军旧制,训练车营、弓弩、火器、长矛等多兵种协同作战。
其余士兵则操练盾牌与长刀,作为常规步兵,主要配合其他部队作战。
目睹各营如火如荼的训练,朱由校对讨伐察哈尔部信心倍增。毕竟对方只有骑兵,除此之外,别无优势。
神机营基本从京营调拨而来,相较其他部队要求较低,只需掌握火器操作即可。但朱由校仍严格筛选,最终仅保留不到四千人,再从其他营与辅兵营调补,凑齐五千人。
朱由校命戚金专门检查神机营火器,结果大量老旧、损坏、性能低劣的装备被剔除。检查中发现,竟然还有嘉靖年间制造的火器仍在使用,距今已超过五十余年,朱由校听得目瞪口呆。
难怪历史上明军对火器心存畏惧。朱由校只是听闻便觉不安,更何况真正使用者,恐怕一枪未响,自己先倒下了。
京营尚且如此,边军更不必多言,明末腐败之深,可见一斑。大明王朝,最终倒在了自己手中。
“吹集合号!”
不多时,三万军士齐聚校场。南海子场地狭小,三万人显得格外拥挤。
营外辅兵营地简陋,连训练场都是临时搭建,显然难堪大用。
看来,是时候裁撤旧京营了。
“年关将至,诸位辛苦操练已逾三月,朕宣布,自腊月二十七起,全军放假三日!”
“每人赏银二两,除夕当日酒肉不限!”
羽林军闻令,并未喧哗,而是整齐跪地,齐声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如雷,整齐划一。朱由校望着这支逐渐成型的铁军,心中暗想,这支军队,能否陪他一起见证大明的复兴。
......
“陛下,这是查抄文官所得账册。”
“共计银一千七百三十七万两,黄金二百六十三万两,田产店铺预估价值八百五十万两。”
“所有罪臣家眷,已按律处置。”
登基以来,许显纯的差事几乎都围绕着抄家进行。朱由校这段时间花销巨大,幸好这些抄家所得缓解了压力。
“张世泽那边到哪儿了?”
南京的官员比京城更腐,想必银子也不会少。
“回陛下,昨日消息传回,他们已抵达通州。”
“快过年了,锦衣卫缇骑每人赏银五两,年前应无大事,让大家安心过个年,不必再紧绷着。”
“臣替弟兄们谢陛下恩典。”
许显纯说完便退下。朱由校也想休息,但眼前还有一件要紧之事。
“宣内阁与六部,乾清宫议事!”
......
沈阳
“台台,皇爷的令旨到了。”
“圣旨到,辽东经略熊廷弼、锦衣卫千户杨寰接旨!”
两人跪地,齐声道:
“恭请圣安!”
小太监高呼:
“圣躬安!”
随即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巡抚袁应泰资敌通奴、欺君罔上、残害边臣,着锦衣卫千户杨寰即刻缉拿返京,若有人阻拦,不论身份,就地正法。辽东军政,暂由熊廷弼全权统领。”
“臣遵旨!”
小太监又道:
“陛下口谕,命熊廷弼整肃辽军,核实兵员,将缺额军饷、物资、军械、甲胄等上报兵部。城中所有女真、蒙古及自奴地逃出的流民,尽数处决。其余人员严格管制,不得有误,务必守住辽阳、沈阳两城。”
“臣熊廷弼必不负圣命。”
“熊经略,咱们尽快前往辽阳缉拿袁应泰。皇爷另有吩咐,辽东暂不设巡抚,待熊经略整顿沈阳前,杨千户暂驻辽阳,防止有人通敌。”
朱由校在辽东只信任熊廷弼一人,迫于无奈,才让杨寰配合其行事。
“经略可立即着手整顿,皇爷特别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虽然身在京城,但皇爷对辽东仍有了解。那些老弱残兵、军中败类、意志不坚、散布谣言之人,一律清除。”
熊廷弼没想到陛下竟有如此决心,看来,这次整顿辽东是势在必行。他早有此意,自然全力支持。
杨寰立刻率领数百名缇骑赶往辽阳。熊廷弼担心辽阳局势失控,专门命令自己的标营参将带两千骑兵一同前去。
“你们这群鹰犬要做什么?这是巡抚大堂,岂能容你们这些小人撒野?”
杨寰面对那位怒火中烧的参议,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将他斩杀,随后带着人直冲巡抚大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