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引发的市场狂潮持续发酵,"奇点科技"这个名字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地,开始在一些区域性的商业圈和科技媒体上崭露头角。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意想不到的关注和机遇,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资本的青睐。
一天下午,周文斌接到了一个来自省城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蓝海资本"的投资经理,表示对"奇点科技"的发展模式和创新产品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安排时间进行一场正式的拜访和洽谈。
"蓝海资本?"周文斌放下电话,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林小一,"小一老板,我听说过这家机构,在南方很有名,投资过好几家后来上市的大公司!他们……他们怎么会找到我们?"
林小一并不意外。在"龙宝3.0"和"奇点小课堂"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爆发力后,引起风险投资的注意是必然的。资本嗅觉最是灵敏,它们总是追逐着最具成长潜力的赛道和团队。
"这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林小一平静地说,"安排他们下周过来吧。通知明哥,我们一起接待。"
消息很快在小小的核心团队内部传开。李明显得有些紧张,他习惯了和技术打交道,对于和西装革履的投资人谈判感到有些发怵。林大山则是既兴奋又忐忑,兴奋于公司被大资本看上,忐忑于不知该如何应对。
林小一组织了一次临时的内部会议。
"不用紧张。"他看着略显不安的众人,语气沉稳,"资本是助力,不是主宰。我们见投资人,不是为了卑躬屈膝地乞求资金,而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用他们的资金和资源,加速实现我们自己的蓝图。"
他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点:
明确自身价值: 我们有成熟且畅销的产品,有被市场验证的创新能力,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初具规模的渠道。这是我们谈判的底气。
规划未来愿景: 我们需要向资本展示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成绩,更是未来的巨大想象空间。研发中心、全国市场、产品矩阵、技术壁垒……
设定融资底线: 我们愿意出让多少股份?需要多少资金?这些资金的具体用途是什么?估值预期是多少?必须心中有数。
保持控制权: 这是底线。无论融资多少,公司的控制权和战略方向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林小一清晰的分析和坚定的态度,给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开始分头准备,李明整理技术成果和研发规划,周文斌梳理财务数据和市场拓展方案,林小一则亲自操刀,绘制"奇点科技"未来的发展蓝图。
一周后,"蓝海资本"的投资团队如期而至。为首的是一位名叫赵启明的副总裁,三十多岁,精明干练,眼神中透着审视。同行的还有一位分析师和一位法务。
会谈在"奇点科技"略显简陋但井然有序的基地会议室进行。没有寒暄太多,赵启明直接切入主题,问题犀利而专业,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壁垒、财务模型到团队背景、股权结构,几乎无所不包。
周文斌和李明按照事先准备,有条不紊地介绍着情况和数据,虽然偶尔有些紧张,但整体表现沉稳。而真正让赵启明等人感到惊讶的,是坐在主位上的林小一。
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在面对他们这些资深投资人连珠炮似的提问时,始终保持着超乎年龄的冷静和从容。他不仅能精准地理解每一个问题背后的意图,更能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奇点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战略。
当谈到技术壁垒时,林小一不仅提到了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和软件着作权,更描绘了基于现有用户数据,未来在AI互动、个性化推荐等方面的技术构想,让技术出身的李明都听得眼前一亮。
当谈到市场拓展时,他展示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巩固本省市场,渗透周边三省,一年内打通华东渠道,三年内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并初步探索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资源匹配和风险预估。
当赵启明试探性地问及融资需求和估值时,林小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赵总,在您看来,‘奇点科技’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是眼前这几款畅销产品,还是我们这支能持续创新的团队,以及我们所开创并引领的‘互动电子娱乐+教育’的这个新赛道?"
赵启明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孩子,拥有着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不具备的战略眼光和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知。
会谈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结束后,赵启明主动向林小一伸出了手:"林总,不得不说,您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特别的创业者。‘奇点科技’的潜力,远超我的预期。我们会尽快内部讨论,给出我们的投资意向书。"
送走赵启明一行,周文斌和李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
"有戏!我看那个赵总,对我们很认可!"周文斌兴奋地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