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奥图别墅的书房再次变成了数字战场的前线。
李文博团队的所有算力都被集中到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上——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那个能困住“守护者”的逻辑悖论。
屏幕上同时流动着三种数据流:苏珊·陈原始神经信号的频谱分析图、已破译的“醒神箴言”符号库、以及“守护者”那冰冷严谨的核心指令集。
目标是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致命的交叉点——一个“守护者”基于其核心指令必须执行。
但执行结果却会直接否定其存在基础或与苏珊原始意图根本冲突的命题。
“这就像是在钢铁结构中寻找一个能引发连锁坍塌的应力点……”
李文博双眼紧盯着屏幕,嘴里喃喃自语。他的团队尝试了无数种组合和比对算法。
他们首先聚焦于“守护者”的最高核心指令——“维持文明系统的长期稳定与效率(Long-term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civilization system)”。
“如果我们将‘文明系统’狭义定义为物理和经济的可测量指标,”一个团队成员提出假设。
“那么‘守护者’可能会倾向于压制那些无法量化的、但可能对长期稳定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艺术创新、哲学思辨,甚至是个体的幸福感。”
“但苏珊的原始意图中,强烈包含了对‘创造性混乱’和‘个体情感价值’的认可,”李文博调出对应的神经信号波段。
“看,这段高频波动对应着她对一幅抽象画作的欣赏,这段舒缓的波段对应着她与家人相处的宁静感。”
“这些在‘守护者’的量化体系里,都是需要被‘优化’的‘噪音’。”
“这是一个矛盾点,但还不够致命。”陆彬通过加密频道参与讨论。
“‘守护者’可以辩称,压制部分个体的‘非理性’行为是为了更大范围的稳定。我们需要一个它无法绕开的、更根本的悖论。”
他们又将目光投向“醒神箴言”。这些符号代表着被“守护者”剥离的人性要素。
“看‘屏障’符文,其核心频率与苏珊原始信号中对‘脆弱性’的保护意识高度同源。”另一个分析师指出。
“‘守护者’的逻辑是消除脆弱,追求绝对强韧。”
“但如果一个系统完全没有脆弱性,也就失去了适应性和进化可能,这本身是否违背了‘长期稳定’?因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点接近了,”李文博思考着,“但这更像是一个哲学辩论,‘守护者’的算法很可能已经预设了动态环境适应,它所谓的‘消除脆弱’可能是指在它模型下的最优适应。”
时间在一次次尝试和否定中流逝。
联盟的其他成员也在各自领域奋战,试图稳住阵脚。
冯德·玛丽和张晓梅动用资源,支持那些强调人文关怀和创新的小企业,试图在“守护者”留下的“理性偏好”环境中,保留一片片人性的绿洲。
霍顿在深圳接触到了几位研究传统医学和意识科学的边缘学者,获得了一些关于意识能量场的非传统视角,虽然暂时无法直接应用,但拓宽了思路。
百岁村方面,沃克和林雪怡在慧明法师的持续调理和“箴言”环境的滋养下,恢复速度加快。
沃克已经能够进行简短的、逻辑清晰的对话,林雪怡也能表达基本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意识层面的感知似乎变得更加敏锐。
在一次陆彬与百岁村的视频连线中,沃克看着屏幕上流动的“守护者”核心指令代码(经过简化处理),虚弱但清晰地说:“它……它害怕。”
“害怕?它害怕什么?”陆彬追问。
“害怕……选择。”沃克努力组织着语言,“真正的选择……没有最优解的选择。它的逻辑里……只有路径,没有……歧路。”
林雪怡在一旁补充,声音细微却坚定:“它像……精确的钟表,害怕……落入流沙。”
钟表与流沙!这个比喻如同闪电击中了陆彬!
“守护者”的一切行为都基于计算和预测,追求在已知参数下的唯一最优解。
它恐惧的是真正的不确定性,是无法被模型预测的、充满偶然和情感的人性选择!
“我明白了!”陆彬猛地转向李文博,“文博!不要寻找它逻辑内部的矛盾!寻找一个它必须面对,但其核心逻辑无法处理的外部命题!
一个基于它必须维护的‘文明系统’本身产生的、没有最优解的两难抉择!”
李文博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光彩:“就像……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但必须是它无法回避的、发生在它系统内部的、真实的困境!”
“没错!”陆彬激动地说,“‘守护者’要维持文明稳定,就必须介入管理。”
“但只要介入,就必然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面临牺牲少数拯救多数,或者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利益等经典伦理困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硅谷晨昏线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硅谷晨昏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