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仙渊底的第七十三日,凌云在一处被青蓝色晶石环抱的石窟深处,迎来了他重修之路的又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这石窟并非天然形成,更像是某种力量侵蚀而成,四壁温润的晶石散发着柔和微光,不仅隔绝了渊底无孔不入的阴寒湿气,更隐隐汇聚着此地稀薄的天地灵气,是他精心挑选的绝佳修炼之所。石窟中央,一个恰好能容纳一人盘膝而坐的天然凹陷,如同大地的蒲团。过去的时间里,除了每日必需的外出,在渊底险恶环境中搜寻那些顽强生长的奇异灵草用以果腹,他将所有的心神与时间,都沉浸在对《尘心诀》这部残缺功法的参悟与修炼之中。日复一日,他周身原本锐利外放的气息,如同被渊底的重压与时光反复捶打,日渐内敛沉凝,与初坠渊底时那个锋芒毕露的修士判若两人。
此刻,他摊开手掌,掌心静静躺着那枚米粒大小、却承载着昔日金丹修士本源的金丹碎片。
经过近两个月以《尘心诀》心法持续不断的温养与沟通,碎片表面那层刺目的金光已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蕴的温润,触手生温,仿佛一块凝聚了百年沧桑沉淀的老玉,光华内敛。凌云能清晰地感知到,碎片中蕴含的灵力虽早已不复当初的狂暴汹涌,却如同深不见底、沉寂千年的古井,醇厚得令人心悸——那是属于金丹修士最精纯的本源之力,即便如今只剩下一丝微不足道的碎片,其质与量,也远非那三阶妖虎的内丹所能比拟。
他深深吸入一口渊底那混合着晶石气息与淡淡腐朽味道的空气,将所有杂念尽数摒除,心神沉入一片澄澈的虚无。渊底这近乎永恒的寂静,此刻成了最佳的助缘,耳边唯有水滴从上方石笋缓缓滴落发出的“嘀嗒”声,规律而恒定,如同这片死亡之渊本身的心跳,又似天地间最古老的脉搏在回响。
“以尘为基,以心为火……”
凌云低声念诵着《尘心诀》开篇的总纲,指尖带着一丝虔诚,轻轻摩挲着那枚温润的金丹碎片。这三个月来,他对这部看似平凡甚至残缺功法的领悟,已远超最初的理解:所谓“尘”,并非肮脏污浊的秽物,而是褪去浮华后,世间万物最本真的状态,是构成一切的基石;所谓“心”,也非空洞虚无的念头,而是历经世事沧桑、磨难洗礼后,依旧能保持澄澈清明的坚韧意志。
他将那枚承载着厚重过往的金丹碎片,小心翼翼地置于丹田对应的小腹处,缓缓阖上了双眼。
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吸收妖丹那样急于引导灵气冲击经脉。他依照《尘心诀》那独特的心法要义,首先沉入识海深处,细致地回忆着近年来所经历的一切真实烙印:青风城阴暗渠沟里,那冰冷滑腻、带着腥臭的淤泥紧紧包裹脚踝的触感;西荒荒原凛冽如刀的寒风中,被成群妖狼追逐时,那刺入骨髓的冰冷与绝望;赤手空拳与妖虎搏杀时,拳头轰击在坚硬头骨上带来的撕裂般的剧痛;还有当那枚象征着罪责与未知命运的沉重令牌落入掌心时,那股沉甸甸压在心头的使命感……
这些最为真实、浸染着血汗与挣扎的“凡尘印记”,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如同投入平静湖心的颗颗石子,在他澄澈的识海中漾开一圈圈深邃的涟漪,不断扩散、回响。
就在心绪与过往经历达到完美共鸣的刹那,凌云意念微动,轻轻催动了《尘心诀》的法门。
“嗡——”
掌心下那枚金丹碎片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唤醒,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嗡鸣,随即微微震颤起来。一缕极其温和、醇厚的金色灵力,如同在暖阳下缓缓融化的粘稠蜂蜜,温顺无比地自碎片中渗出,浸润他的皮肤,悄无声息地渗入他的皮肉之下。这与当初吸收妖虎内丹时那股蛮横狂暴、几乎撕裂经脉的冲击截然不同。这缕源自金丹本源的灵力,仿佛带着某种灵性,又似与《尘心诀》的意境天然契合,它顺从地沿着他体内那些曾经滞涩的经脉缓缓流淌、浸润。所过之处,原本如同干涸河床般僵硬阻塞的脉络,竟如同被温润的春水浸泡过,变得异常柔顺畅通,焕发出新的生机。
凌云心中不由暗叹。这便是金丹修士的深厚底蕴么?即便只是一缕残魂遗留的本源碎片,其内蕴灵力的精纯度与温驯可控性,也远非那些充满野性戾气的妖兽内丹所能企及。
他没有贪功冒进,任由这缕珍贵的金色灵力直接奔向丹田气海。相反,他耐心地引导着它,严格按照《尘心诀》所记载的那条独特的、更贴近“地气”脉络的路线运转——那路线仿佛并非人为设定,而是顺应着大地的纹理,在人体内自然延伸。每一次周天流转,这缕金色灵力都要深入四肢百骸最细微的末梢,如同勤劳的农夫,将那些潜藏在身体深处、源自于他无数次挣扎求生和凡俗磨砺而积攒下来的、驳杂却无比坚韧的“尘俗灵力”,也一并温柔地裹挟、融合其中。
金色的金丹本源灵力,与他自身那灰褐色、带着泥土与风霜气息的灵力,在经脉中缓缓交汇。预想中的排斥并未发生,它们如同同源之水,自然而然地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原本略显稀薄、驳杂的灰褐色灵力,在这股精纯金丹本源之力的滋养与同化下,渐渐变得浓稠、凝练起来,色泽也愈发深沉,如同掺入了金砂的厚重泥浆,虽不起眼,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源自大地深处的奇异厚重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凌云重塑记:从废徒到仙途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凌云重塑记:从废徒到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