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擦拭一尘不染的玻璃窗,洒在沈清梧的脸上。
她醒得极早,这是深植于骨髓的习惯。无需宫女催促,亦无更漏提醒,身体自有的韵律在五更天便将唤醒。
陌生的天花板,陌生的光线,提醒着她身处何地。
她坐起身,略一调息,便觉这身体比昨日稍有力了些,只是饥饿感更甚。那碗味道古怪的“面”提供的能量,显然不足以支撑她的消耗。
梳洗,更衣。依旧是从那堆“幸存”衣物里挑出的最简单的款式——一条深色长裤,一件浅灰色棉质长袖衫,盘扣系得一丝不苟。长发依旧用木筷绾起,利落干净。
她站在客厅中央,目光扫过角落那几包待弃的垃圾,又落到桌面上那寥寥无几的现金和存折上。
坐以待毙,绝非她的风格。
首要之事,熟悉环境,获取补给,并……寻找生财之道。
她拿起那沓现金,抽出几张十元、二十元的零钞塞进口袋,又将存折和剩余现金仔细收好。钥匙?记忆里有提示,她在门口的玄关柜上找到了那串冰凉的金属物。
深吸一口气,她打开了公寓的门。
楼道里安静无人,只有声控灯因她的脚步声而亮起,昏黄的光线映着斑驳的墙壁。她循着记忆碎片和本能的指引,走向楼梯间——电梯那封闭的金属盒子让她下意识地排斥。
一步步走下楼梯,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里回响。她的体力依旧不济,走到三层时便已微微气喘,但步伐依旧稳定。
走出单元门,清晨略带凉意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汽车尾气、早点摊的油烟和某种植物的清新气味,复杂而鲜活。
真正的、毫无隔阂的2025年人间,在她眼前轰然展开。
比从二十层楼上俯瞰更加具象,更加……喧嚣。疾驰而过的车辆发出刺耳的鸣笛,穿着各异的人们行色匆匆,路边小店放着节奏强烈的音乐,巨大的广告牌上动态的影像流光溢彩……
沈清梧站在原地,足足静立了半分多钟。饶是她心志坚毅,此刻也被这活生生的、躁动沸腾的现代图景冲击得心神微震。
她微微眯起眼,如同初入猎场的鹰隼,快速而冷静地扫描着一切。
人们的衣着(暴露、随意、奇装异服皆有),交谈的方式(大声、直接、夹杂着她听不懂的词汇),交易的手段(掏出那个叫“手机”的物事扫一下,便可取走货物)……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学习着。
当务之急是食物。她循着食物的香气,走向一个支着棚子的早点摊。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正麻利地炸着油条,蒸着包子。
“姑娘,吃点啥?”老板娘热情地招呼。
沈清梧的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食物,凭着原主残存的味觉记忆,她指向白白胖胖的包子:“这个,何种馅料?”
“猪肉大葱,韭菜鸡蛋,香菇青菜,都有!”
“青菜。”她选择了最稳妥的。又看到旁边桶里盛着的乳白色液体,“那是何物?”
“豆浆,现磨的,甜口咸口都有。”
“原味即可。”她不敢再轻易尝试甜得发腻的东西。
“好嘞,一个青菜包,一杯原味豆浆,一共六块五。”
沈清梧从口袋里掏出零钱,学着前面人的样子递过去。接过用透明袋子装着的包子和一杯封着口的温热液体,她走到一旁稍僻静处。
包子味道尚可,面皮松软,馅料清淡。豆浆带着天然的豆腥气,她能接受。简单地解决了早餐,腹中有了底气,思维也越发清晰。
她需要更系统地了解这个世界,尤其是……获取信息的渠道。
记忆里,有一个地方叫“网吧”?或者“图书馆”?后者似乎更符合她的需求。
她拦住一个看起来面善的老者,微微颔首,用尽量平缓的语气询问:“老人家,请问附近的图书馆如何前往?”
老者被她这过于正式的文绉绉的问法弄得一愣,打量了她一眼,才指了个方向:“喏,前面路口右拐,过两个红绿灯,看到个很大的玻璃房子就是啦。不过小姑娘,去那儿得用身份证办卡哦。”
身份证?沈清梧想起原主钱包里那张硬质卡片。她道了谢,缓步走去。
图书馆果然气派。巨大的玻璃幕墙,安静宽敞的空间,一排排高及天花板的书架上陈列着无数书籍。她办理了临时的阅览手续(过程略显笨拙,但总算应付过去),然后径直走向历史区域。
她需要确认,她来的那个“宋朝”,与此地记录的,是否一致。
手指拂过书脊,《宋史》、《东京梦华录》、《宋代官制研究》、《风雅宋》……她抽出几本最厚重的,找了个僻静角落,沉心阅读。
越看,心越沉,却又隐隐有一种奇异的踏实感。
历史脉络大致相同,仁宗、英宗、神宗……那些她熟悉甚至亲眼见过的帝王名号跃然纸上。典章制度、宫廷礼仪、服饰饮食……书中记载与她所知细节惊人地吻合,却又带着后世研究者的考据和评析视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