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将军亲自盯着舒玉和赵忆几个做了四五十个自热包打算带走,舒玉累得小脸发白,但还是强打精神,将一叠写得密密麻麻、还画着示意图的“使用说明与注意事项”交给陈老将军,再三叮嘱:
“陈爷爷,这东西虽然好用,但规矩不能坏。使用时务必远离易燃物,加水要适量,不能堵住气孔,用完的废包要深埋或者集中处理,千万不能乱丢,尤其是不能让小孩子碰到……”
“晓得!晓得!老子亲自盯着!谁敢乱来,军法从事!”
陈老将军宝贝似的将那叠纸和几十个精心打包好的自热包样本收好,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多日的郁气一扫而空,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
陈老将军心满意足,终于决定打道回府了。临行前,他指着那个名叫赵忆的亲兵,对杨老爹和舒玉道:
“这小子,脑子活络,手脚也麻利,这几天跟着玉丫头打下手,规矩都懂了。老子把他留下,给你们打个杂、跑个腿。往后这‘自热包’还有什么要改进、要试验的,或者需要什么稀罕材料,直接跟他说,让他去弄!老子那边也先按这个方子小范围试制一批,看看实际用起来还有啥幺蛾子。”
赵忆立刻挺直腰板,抱拳行礼,声音铿锵:“末将遵命!定当全力配合小姐!”
陈老将军满意地点点头,又拍了拍赵忆的肩膀,压低声音嘱咐了几句,这才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
舒玉看着赵忆那副严肃认真的模样,心里倒是挺满意。这几天接触下来,这个赵忆确实是个靠谱的,话不多,但执行力强,学东西快,有他在,后续的改进工作能省心不少。
颜氏照例提着两个大包袱出来,塞到陈老将军随行亲兵手里:“老将军,路上带着吃。还是老样子,自家蒸的肉包子,管饱!这罐是家里新做的西红柿肉酱卤子,拌面、抹馒头都香!这罐是酱菜,清爽解腻!”
陈老将军那张黑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也不推辞,大手一挥:“有劳弟妹!行了,别送了,都回吧!玉丫头,有啥进展,随时让赵忆传信!回头得了空,老夫再来叨扰!”
说罢,翻身上马,带着亲兵和那头再次驮满“心意”的骡子,在一阵烟尘中,轰隆隆地远去了。
送走了这尊“大神”,舒玉只觉得浑身骨头跟散了架一样,累得直哼哼。连续五天的高强度“科研攻关”,简直比她前世熬夜写论文还耗神。她靠在院门框上,像只被抽了骨头的小猫,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
目光随意地扫过院子,只见赵忆已经非常自觉地进入了“角色”,正挽起袖子,跟王赖子抢着劈柴。王赖子似乎有些不乐意自己的“领地”被侵占,嘟嘟囔囔的,但赵忆只是憨厚地笑笑,手下斧头却挥得又快又稳,一根粗壮的木头“咔嚓”一声就被利落地劈成两半。
舒玉看着赵忆那熟练的动作和挺拔的身姿,心里那个盘旋了好几天的疑问又冒了出来。她蹭到一直站在门口目送老友离开的杨老爹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角,仰起小脸,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悄咪咪地问:
“阿爷,是他吗?”
她问得没头没脑,但杨老爹却瞬间明白了孙女的意思。杨老爹目光依旧看着远方尘土落定的方向,脸上没什么表情,极轻微地点了下头,声音低得如同耳语:
“嗯。陈老头既然把他放到这儿,便是信得过咱们。只当不知道便是。”
舒玉得到确认,心里顿时一阵无语,忍不住翻了个小白眼,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碎碎念:
“哼!要是不想让人知道他是先太子的遗腹子,倒是别起个这么明晃晃的名字啊!赵忆!赵忆!忆谁呢?忆太子?忆旧主?这跟拿个大喇叭直接说‘快来查我身份’有啥区别?还不如直接叫赵招摇算了!起名的人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
她正嘀咕得起劲,冷不防额头上被杨老爹用烟袋锅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
“哎呦!”舒玉捂住额头,委屈巴巴地看向阿爷。
杨老爹哭笑不得,曲起手指,轻轻敲了敲孙女的额头,低声斥道:
“胡唚什么!斥候营里,谁喊真名?都是叫绰号!‘山鹰’、‘土狼’之类的。‘赵忆’这名字,也就咱们和军中文书知道。陈老头那厮,粗中有细,滑溜着呢!你别小瞧了他。”
舒玉捂着被敲的额头,吐了吐舌头:“知道啦知道啦!老狐狸,大滑头!”
心里却想,就算叫绰号,把这么个人物放到我家这小院子来,陈爷爷您的心也是够大的!仔细想想对陈老将军和自家阿爷这波操作佩服得五体投地。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玩心眼子,她还得再修炼几十年。
祖孙俩正打算转身进院子,却见几个穿着打补丁衣衫、面色蜡黄的妇人,互相推搡着,壮着胆子凑到了院门口,脸上带着怯懦和期盼的神情。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婆子,鼓起勇气,对着杨老爹弯了弯腰,声音带着讨好的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