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午的时候,日头总算彻底驱散了连绵的雨意,明晃晃地照在湿漉漉的院子里,蒸腾起一股潮热的水汽。一辆租来的、沾满泥点的骡车停在了杨家小院门口,车上急匆匆下来三个人——刘秀芝的娘刘老娘、大嫂王氏和二哥刘安。
刘老娘看着约莫五十上下年纪,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身半旧的靛蓝布裙,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显而易见的焦急。她一下车,看到迎出来的颜氏和杨老爹,眼圈立刻就红了,也顾不上客套,几步上前抓住颜氏的手,声音带着颤:
“亲家母!秀芝……秀芝她怎么样了?”
“亲家母,你们可来了!”
颜氏上前握住刘老娘的手,未语眼眶先红了,声音带着哽咽和浓浓的愧疚,
“是我们老杨家对不住秀芝,对不住你们刘家啊!没护好她,让她遭了这么大的罪……”
她一边引着刘家人往堂屋走,一边哽咽着将吴夫人如何突然闯来、如何撕打、秀芝如何摔倒流产、昨夜如何凶险、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杨老爹在一旁沉默地抽着旱烟,脸上是深深的愧色,嘶哑地开口:“是我们杨家的疏忽,让秀芝受了苦。”
刘老娘听着,脸色白了又青,青了又白,听到女儿险些丧命时,身子都晃了晃,被身旁的大儿媳王氏连忙扶住。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住翻腾的气血,用力拍了拍颜氏的手背,声音虽然发颤,却异常清晰:
“亲家母,亲家公,快别这么说!这事儿怎么能怪你们?
是那吴家烂了心肝,祖上缺德才养出那样的畜生,又出了这等疯婆娘!你们为了救秀芝,连压箱底的百年老参都舍得拿出来,请大夫守了一夜,这份心,我们刘家记着呢!”
她顿了顿,抹了把眼角,语气更加诚恳:“说起来,围城断粮那会儿,要不是你们家冒着风险借了那么多粮食,我们一家老小能不能熬过来都难说。
这份恩情,我们刘家从来没敢忘!如今秀芝在你们家,平日里你们待她如何,我们心里都有数。这次是飞来横祸,怨不得你们!”
刘老娘这番话,通情达理,有情有义,丝毫没有责怪迁怒的意思,让杨老爹和颜氏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颜氏更是拉着刘老娘的手,眼泪流得更凶了:“好亲家!你能这么想,我这心里……唉!啥也别说了,秀芝就是我亲闺女,我们一定把她身子养得棒棒的!”
“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刘老娘重重地点了点头。
略坐了片刻,喝了口热水压惊,颜氏和元娘便陪着刘老娘和王氏去了西厢房。
西厢房里,刘秀芝正被杨大川扶着,勉强靠坐在炕头,喝了几口温水。见到娘亲和兄嫂进来,她一直强忍的委屈和悲伤瞬间决堤,喊了一声“娘!”,便泣不成声。
刘老娘看到女儿那苍白虚弱、毫无血色的脸,心像被刀剜了一样,扑到炕边,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母女俩抱头痛哭。
“我苦命的儿啊……你怎么就遭了这样的罪啊……”
“娘……我的孩子……没了……”
一时间,西厢房里哭声一片,闻者心酸。颜氏和元娘在一旁看着,也跟着抹眼泪。哭了足足有一刻钟,见刘秀芝气息都有些接不上来了,颜氏才强忍着悲伤上前劝道:
“好孩子,亲家母,快别哭了,秀芝身子虚,经不起这么哭啊!好歹人还在,这就是万幸了!”
元娘也柔声劝:“是啊,快收收泪,日子还得往前看。”
王氏也在一旁帮着劝慰。好说歹说,刘秀芝和刘老娘才渐渐止住了悲声,但依旧抽噎不止。
“好了好了,秀芝,快别哭了,月子里哭伤了眼睛可是一辈子的事。”
刘老娘用粗糙的手掌小心翼翼地给女儿擦着眼泪,强忍着悲痛安抚,
“事儿已经出了,咱得往前看。你还年轻,养好身子比什么都强!你看你公婆、你男人,为了救你费了多少心力,你可不能自己先垮了!”
颜氏也连忙道:“亲家母说得对!秀芝,你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放宽心,把身子养好。想吃啥喝啥,尽管跟娘说!”
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颜氏见刘秀芝情绪稍微平复了些,便对刘老娘道:“亲家母,你们娘几个好好说说话,我和老大媳妇去张罗午饭,咱们今天好好吃顿饭。”
说着,给元娘使了个眼色,又对王氏客气道:“她大嫂,你也歇着,陪亲家母说说话,灶上的事有我们呢。”
王氏连忙起身:“婶子,我哪能闲着,我去帮忙!”
“不用不用!你是客,哪能让你动手!”
颜氏和元娘连忙拦着,硬是把王氏按回了凳子上,然后婆媳俩便拉着杨大川退出西厢房,轻轻带上了门。
西厢房里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刘家母女三人低低的啜泣和说话声。
刘老娘用帕子细细地给女儿擦着眼泪,又就着儿子刘安端来的温水,喂她喝了几口,这才红着眼睛,压低声音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