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骨税图
北京旧城东,一条窄巷尽头,有间无人敢拆的清代祠堂。祠堂梁上悬着一口铜钟,钟面铸着“骨税”二字,凹痕里嵌着暗褐色血痂。
1947 年 7 月 15 日,协和医院实习医生周世坤在钟下钉死最后一具无名童尸,回头对年仅 19 岁的刘振国说:
“骨税已齐,轮回可启。”
七十六年后,铜钟忽然在夜里自鸣十三下,无人敲撞。
第一章 黑夜病历
00:00 回形针的轻吟
唐雅把两根回形针掰成“L”与“S”形,像捏着两只金属小虫。
门锁“哒”一声,像老人咳嗽后的叹息。
门缝里漏出的却不是光,而是一股1968年的空气——带着旧报纸、樟脑丸、与某种甜得发闷的香气。
她睫毛一抖,灰尘簌簌落下,像微型雪崩。
00:01 档案室的脉搏
灯没开,但档案室在“呼吸”。
铁柜的门微微起伏,抽屉像肺叶。
唐雅踩下去的地砖有一块松动,发出“咚”的空响,像地下有人在敲。
她蹲下,掀砖,发现一张褪色的“0号病室”门牌,背面写着:
“欢迎回家——1977.4.27”
00:02 病历的胎动
她找到那本1968年3月的病历。
封面硬壳像龟甲,却带着体温。
翻开第一页,纸张在她指尖变软,像受潮的饼干,却吐出一句呢喃:
“别翻太快,我在排练。”
墨迹像黑蚂蚁,在纸面排队、跑步、拼出一个个小人形。
00:03 备注栏里的舞台剧
手写备注浮起立体投影:
十二名孩子排成圆圈,编号0-11,头顶悬着淡金色粉末。
粉末落下,孩子们的眼珠变成小方块,像棋盘格。
一个穿军大衣的年轻男人(刘振国)在圈外拍手,每次拍手,圆圈便缩小一圈。
画面再缩小,变成纸面上一行小字:
“副反应:瞳孔方化。”
00:04 作废章的暗门
深红色“作废”章慢慢融化,变成一滩液体印章,
顺着纸纹流成一条暗河,河底浮现另一行字:
“第49具骨源已备,可延寿一轮。”
液体继续流,流到纸边,滴在地板上,
竟凝成一张2023年的医保卡,芯片闪着幽绿光点,
卡面姓名:唐雅。
00:05 医保卡的自我介绍
医保卡像名片一样立起,自我介绍:
“我来自2023,却在1968年被预订。
芯片里存着55次门诊记录,
每一次就诊医生都不同,却都写着同一个诊断:
‘时间逆行症。’”
00:06 灯灭的数学
头顶的日光灯“滋啦”一声,像被拔掉插头的音乐盒。
黑暗不是黑,而是更深的蓝,蓝里漂浮着细小数字:
11、12、13……一直数到49,数字停在半空,像悬浮的路标。
00:07 耳边的低语
黑暗中,有人贴着她的耳廓轻声数数:
“十一、十二……四十九。”
声音没有方向,像从四面墙壁同时渗出。
数到49,声音停,留下一道余温,像有人刚刚离开。
00:08 门锁二次上锁
“咔嗒”。
不是一生,是两次重叠。
第一次是铁舌弹回,第二次是铁舌又弹回——
仿佛门里门外各有一把钥匙,同时转动。
00:09 地砖的第三声
那块松动的地砖再次“咚”。
这次声音更长,像地下隧道里传来的鼓点。
唐雅用手机灯照去,砖缝里飘出一缕白雾,
雾在半空拼成一行字:
“第0号病室,电梯向下。”
00:10 电梯井的邀请
原本放档案柜的位置,地板裂开一道缝,
缝里是一架老式电梯的栅栏门,
门楣闪着黄铜数字:-55。
电梯按钮只有两个:
“1968”与“2078”。
中间夹着一张便签:
“请先选年份,再选楼层。”
00:11 病历的续集
病历本自动翻页,翻到背面空白页,
空白页却出现新字迹,墨迹未干:
“亲爱的未来读者,
如果你看到这段,说明第49具骨源已找到。
请带上医保卡,前往-55层,
那里有一扇门,门后是你的第0号病房。”
落款:刘振国(1977)。
00:12 医保卡的导航
医保卡芯片亮起导航界面,
路线图上,一条绿线从“档案室”直插“-55层”,
途经站点:1968-03-18、1977-04-27、2023-08-22。
终点站名称闪烁:
“年轮第55圈”。
00:13 电梯的镜子
唐雅踏进电梯,栅栏门合拢,
镜子里却没有她的倒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骨香散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骨香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