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轩难以置信:“不可能!王大人一心推行新政,为何要破坏海贸航线?”
账房先生摇头:“具体情况小人不知。但三日前,王大人秘密会见杨老板,次日杨老板就决定毁约。”
送走账房先生,沈墨轩心乱如麻。秦昭雪的警告在耳边回响:“新政非铁板一块,慎防身边人。”
难道王安石就是那个隐藏在新政派内部的阴谋家?
但他为何要这么做?破坏海贸航线,对他推行漕运新政有何好处?
沈墨轩百思不得其解。
次日,他试探性地向王安石提及海贸航线之事。
“江南船行毁约,实在可惜。”沈墨轩故作遗憾,“这条航线若能开通,每年可为国家增收数十万两白银。”
王安石却反应平淡:“海运风险巨大,商人畏缩也是常情。况且如今重心当在漕运改革,海运之事可暂缓。”
这话让沈墨轩心中的疑云更重。王安石一向支持海运,为何态度突变?
几经周折,沈墨轩终于通过苏芷瑶的关系,联系上了江南船行的杨老板。
在一处隐秘的茶楼包间,杨老板面色惶恐,频频拭汗。
“沈大人,非是杨某不愿合作,实在是...实在是身不由己啊!”杨老板叹道。
“杨老板有何难处,但说无妨。”沈墨轩安抚道。
杨老板犹豫再三,终于道:“王大人前日来找我,说...说若我敢参与海贸航线,就让我江南船行在漕运中无立足之地。”
沈墨轩震惊:“王大人真如此说?”
杨老板点头:“王大人说,漕运改革在即,今后所有漕运事务都由他掌管。我江南船行若想分一杯羹,就必须放弃海运。”
原来如此!沈墨轩恍然大悟。王安石并非反对新政,而是要确保所有改革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海运若成功,势必分走漕运的利益,影响他推行漕运新政的权威。
回到衙门,沈墨轩直接找到王安石。
“王大人是否威胁江南船行,令其退出海贸航线?”沈墨轩开门见山。
王安石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沈参议何出此言?”
“我已见过杨老板,”沈墨轩直视王安石,“他亲口告诉我,你以漕运利益相胁,逼他退出海运。”
王安石沉默片刻,终于道:“既然你已知晓,我也不再隐瞒。不错,是我所为。”
“为何?”沈墨轩难以理解,“海运漕运,皆利国利民,为何要相互掣肘?”
王安石目光锐利:“沈参议,你可知道如今朝中多少人盯着我们?新政初行,如履薄冰。若多方并举,力量分散,必一事无成!”
他站起身,踱步道:“漕运改革乃当务之急,必须集中全力。海运虽好,但可暂缓。待漕运改革成功,再推行海运不迟。”
沈墨轩摇头:“王大人,你这是因噎废食!漕运海运,本可并行不悖。”
“你太天真了!”王安石提高声音,“朝中反对新政者众多,吕维余党虎视眈眈。若我们稍有差池,必被群起而攻之!”
“所以你就用这种手段?”沈墨轩难掩失望,“为了推行你的改革,不惜破坏他人的努力?”
王安石冷冷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二人不欢而散。
当晚,沈墨轩收到苏芷瑶的密信。信中告知,京城传来消息,吕维余党正在暗中活动,企图在新政事务中制造困难,让沈墨轩的政策建议失败,从而证明其“无能”。
“看来,不只是王安石,”沈墨轩喃喃自语,“还有更多暗箭从四面八方射来。”
接下来的日子,沈墨轩处处碰壁。他提议的商税改革,被户部以“时机不成熟”驳回;他招募的海贸商人,接连遭遇各种“意外”而退出;甚至连他举荐的官员,也都莫名其妙地被调任闲职。
明显是有人在暗中作梗。
而更让他忧心的是,淮安府的漕工再次骚动,因为承诺的工钱仍未发放。
“府库空虚,我也无能为力。”王安石面对质问,只是无奈摊手。
沈墨轩决定亲自调查府库空虚的真相。
在苏芷瑶的安排下,他秘密会见了淮安府库的旧任库吏。老库吏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漕工暴动前几日,府库中的存银被大批调走,调令上的签名,赫然是王安石!
沈墨轩如遭雷击。难道王安石为了制造改革借口,故意掏空府库,激化矛盾?
他立即前往府库查证,却被告知所有账目都已“遗失”。
迷雾重重,沈墨轩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局中。
这日,他正在衙门处理公务,忽有护卫来报:“大人,门外有一女子求见,自称姓秦。”
沈墨轩心中一振:“快请!”
秦昭雪依旧是一身素衣,面蒙轻纱,唯有那双明眸如寒星般清亮。
“秦姑娘如何找到这里?”沈墨轩问道。
秦昭雪微微一笑:“天机阁想知道的事,没有不知道的。”
她环顾四周,压低声音:“沈大人可知道,你已陷入危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