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商遇袭?货品尽毁?”
李梦瑶重复着福顺的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天灵盖。她扶着桌沿才勉强站稳,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争风吃醋、使绊子了,这是赤裸裸的破坏,是针对太后寿宴的猖狂挑衅,甚至可能上升到影响朝廷威严的程度!
“消息确切吗?”她声音干涩地问。
“千真万确!”福顺急得快哭了,“是内务府采办处的小吏偷偷传出来的,现在上面严令封锁消息,怕引起恐慌,影响寿宴!听说那批特制的琉璃灯盏是《瑶池赴会》的核心布景,独一无二,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补上!”
锦绣也吓得面无人色:“小姐,这……这可如何是好?他们会不会把这事栽赃到我们头上?”
李梦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是的,对方此举一石二鸟。既破坏了寿宴环节,让她这个提议者难辞其咎,又能将事情闹大,把她拖入更危险的境地。
皇帝会怎么想?他会相信这只是巧合,还是能看穿背后的阴谋?如果他看穿了,是会追究幕后黑手,还是会先找个“责任人”来平息事端,确保寿宴顺利进行?自己这个刚刚冒头、毫无根基的小才人,无疑是最合适的“替罪羊”。
不能坐以待毙!
她立刻对福顺下令:“两件事!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打听清楚遇袭的具体地点、时间、现场有无留下线索、皇商伤亡情况、还有没有其他知情者!第二,悄悄去查,京城内外,还有没有其他工匠,哪怕水平稍次,能够紧急仿制类似琉璃灯盏的?或者,有没有现成的、可以用来替代的灯具?”
“锦绣,你马上去找安公公,不必多说,只把我们刚知道的‘皇商遇袭、琉璃灯盏尽毁’的消息,原封不动地告诉他,就说我们听闻后万分惶恐,特来禀报。” 她要抢占信息先机,至少在皇帝那里留下一个“主动汇报,而非被动等查”的印象。
两人领命,匆忙而去。
李梦瑶独自在屋内踱步,思维导图在脑中清晰展开:
· 核心问题:《瑶池赴会》核心道具缺失,环节可能瘫痪。
· 根本目标:确保寿宴环节完整,维护皇室颜面,同时自保。
· 解决方案方向:
1. 寻找替代品(难度极大,时间紧迫)。
2. 修改戏码(放弃《瑶池赴会》,但如何向皇帝和太后解释?可能被指责办事不力)。
3. 寻找备用方案(能否用其他表演形式替代,或者弱化该环节?)。
她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即找不到替代品,也必须让戏单能顺利进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刻都是煎熬。
福顺先回来了,带来的都是坏消息:袭击发生在京郊五十里的黑风林,现场除了车辙和打斗痕迹,没留下明显线索。皇商重伤昏迷,随行护卫死伤数人。京城内能制作那种复杂琉璃灯盏的工匠,几乎都被江南织造提前“包圆”了,剩下的要么手艺不精,要么不敢接这烫手山芋。
唯一的微弱希望是,福顺打听到,京西有一家老字号纸扎铺,祖上曾为宫里做过大型灯彩,或许能用纸、绢、竹木等材料,紧急制作出效果类似的“瑶池仙境”灯组,虽然比不上琉璃璀璨,但另有一番意境。
就在这时,锦绣也回来了,脸色稍缓:“小姐,安公公让奴婢带话,说‘知道了,才人稍安勿躁,皇上自有圣断。’”
“自有圣断……”李梦瑶咀嚼着这四个字。皇帝果然知道了,而且没有立刻发作,这说明他至少没有完全怀疑她,或者,他也在观望她的应对。
不能再等了!必须拿出备用方案!
她立刻铺开纸张,开始起草一份 《关于太后圣寿戏单节目应急调整的紧急预案》。
在预案中,她首先如实禀报了“皇商遇袭,琉璃灯盏尽毁”的突发状况(表明非己之过)。然后,提出了两条应急方案:
方案A(优选):接洽京西纸扎老铺,利用传统灯彩工艺,紧急制作“瑶池仙境”灯组。她强调,此方案虽弃琉璃之华彩,但可取灯彩之古韵与匠心,更能体现“返璞归真”之意境,且符合节俭理念,工期亦能勉强赶上。她甚至附上了简单的灯彩效果示意图。
方案B(备选):若灯彩制作亦不及,则建议将《瑶池赴会》调整为“清音雅乐”环节,选取意境空灵的古琴、箫等乐器,演奏《云庆》、《霓裳》等曲目,配以简单舞蹈,突出“瑶池”的仙气与祥和,弱化视觉布景。
她在预案最后写道:“此突发变故,实乃臣妾虑事不周,恳请皇上降罪。然太后圣寿在即,庆典为重,臣妾冒死呈上应急之策,望能弥补万一。无论皇上最终如何决断,臣妾皆无怨言,唯愿圣寿圆满,太后欢欣。”
这份预案,既承认了可能的“失察”之责(将皇商遇袭归于自己考虑供应链风险不周),又迅速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将选择权和对自己的处置权,完全交还给了皇帝。姿态放到最低,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展露无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瑶才人的绩效革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瑶才人的绩效革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