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误:杨奉历史上是兴义将军,董承才是安集将军,且之前钟繇应该是廷尉正)
杨奉眼看天子走来,身上似乎还有血污,慌忙滚鞍下马,快步迎上前,躬身抱拳,依足了臣子礼数:“陛下!臣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请陛下恕罪!”
刘协停下脚步,看着拜倒的杨奉,嘴角勾起,忍不住调侃道:“杨将军这礼数倒是执行得板板正正,时辰也掐得准。硬仗没空上,扫尾收功劳倒是来得快。”
杨奉闻言,脸上那点勉强的笑容顿时僵住,心里咯噔一下,完全摸不清天子这话是玩笑还是斥责,只能尴尬地讷讷道:“陛下……臣……臣确是奋力赶来……”
他垂下头时,余光左右一瞥,忽然发现不对,急忙转移话题问道:“陛下,怎不见杨定将军?他未曾护驾吗?”
虽然他巴不得自己每次都是救驾的中流砥柱,可是他本能觉得此刻杨定不在场甚是奇怪。
刘协冷笑一声:“朕倒是也想问问,朕的镇东将军杨定,此刻究竟在何处?!”
杨奉抬头,看到天子的眼神,再环顾四周惨烈的战场和徐晃部惨重的伤亡,一个不大能让人相信的想法生出——难道……天子竟是指挥着徐晃这三千拼凑起来的兵马,硬生生击溃了夏育这至少三千精锐西凉兵?!
若真如此,那眼前的伤亡非但不是过错,反倒是泼天的功劳和徐晃忠勇的证明了!
此时杨定的缺席,就显得极其可疑和致命!
他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本能地意识到绝不能再深究杨定的问题,至少现在不能。
他立刻转换脸色,厉声对左右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速速护卫陛下回中军大帐!清理战场!快!”
兵士们慌忙上前,想要将刘协护送去安全的后方。
然而刘协却一摆手,制止了他们。他目光转向一旁短暂休息的徐晃。
“杨将军,”刘协的声音不容置疑,“把你方才未及投入战阵的那五百精骑,拨给徐晃。”
杨奉一愣。
刘协已看向徐晃:“公明,可还撑得住?”
徐晃深吸一口气,压下全身的疲惫和伤痛,猛地抱拳,声如洪钟:“末将愿为陛下效死!”
“好!”刘协眼中精光爆射,竟上前一步,重重一拍徐晃坐骑的马鞍,“那就去!”
他抬手遥指新丰城方向,语速快如疾风:“郭汜分兵袭城,必以为胜券在握,其后军辎重此刻定然空虚!杨定无论在哪,是战是逃,此刻必已吸引部分贼兵注意。此时不直捣其辎重,更待何时!给朕夺了他的粮草,踹了他的营盘!”
徐晃瞬间明了,这是绝佳的战机!他毫不迟疑,再次抱拳:“末将领旨!”
杨奉此刻也反应过来,此举若能成功,无疑能给予郭汜沉重一击,大局可定!
他立刻压下心中那点对分出兵权的不快,连忙道:“陛下圣明!臣这便调兵!”
随即下令麾下最精锐的五百骑兵即刻听候徐晃调遣。
徐晃翻身上马,换上更轻便的长枪,甚至连臂上的甲也下了,看了一眼那五百精锐骑兵,最后向刘协重重一颔首,不再多言,勒转马头,大喝一声:“随我来!”
马蹄雷动,这支新生的锐骑,带着血战后的疲惫与更盛的锋芒,如同离弦之箭,朝着郭汜军后方猛扑而去!
……
新丰县北,地势相对开阔,郭汜的大营便设于此。尽管其人骄狂,但毕竟是久经战阵的西凉宿将,排兵布阵的基本功依旧扎实。
他的后军辎重营地并未因前方战事而松懈,两千兵马被分作四个营垒,层层叠嶂,拱卫着中央的粮草物资。营寨外围,拒马、鹿角布置得齐整俨然,巡哨游骑往来不绝,显露出一派森严气象。
郭汜本人并未亲临最前线去争抢那份“擒拿天子”的虚名——或者说,在他看来,那已是伍习和夏育囊中之物。他稳坐于最后一营,也是最为坚固的核心营垒之中,面前摆着酒肉,神态看似悠闲,实则耳朵时刻倾听着东南方向传来的隐约厮杀声,计算着时辰,等待前线的捷报。
他自信,凭借夏育的骁勇和伍习的突袭,拿下那座摇摇欲坠的汉营和惊慌失措的小皇帝,不过是时间问题。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坐中军,确保后路无虞,然后等着接收胜利的果实。
营垒之外,暮色渐起,寒风卷动着“郭”字大旗,发出猎猎声响。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忽有探马疾驰入中军,高声禀报:“将军!东方烟尘大作,似有大队骑兵奔来,打的是夏育将军的旗号!”
正饮酒等待捷报的郭汜闻言大喜,将酒碗重重一放,对左右笑道:“哈哈哈!定是夏育那小子得手了!擒了那小皇帝凯旋归来!走,随某去迎一迎咱们的功臣!”
他心情畅快,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意气风发地来到最前方的营垒栅栏后,极目远眺。果然见烟尘滚滚,一队骑兵正快速接近,为首一杆大旗依稀正是夏育的号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