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歌原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姥梦华:逸兴与风骨的奇幻交响
大唐的月光,洒在李白那壮志未酬却豪情满怀的心上。他久闻越人谈论天姥山,其在云霞明灭间若隐若现,仿佛梦幻中的仙境,勾起了李白无尽的向往。天姥山,高耸入云,横亘天际,其雄伟之势超越五岳,遮蔽赤城。即便那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在天姥山面前,也似要向东南倾倒,尽显其巍峨不凡。
这一夜,李白在辗转反侧中,终于入眠,意识仿佛化作一缕轻烟,因着对天姥山的憧憬,飘向吴越之地。他只觉自己身轻如燕,在月色的轻抚下,一夜之间便飞度了镜湖。镜湖的湖水宛如一块巨大的银镜,倒映着他的身影,与那皎洁的月光相互辉映。而那湖水仿佛也有了生命,一路护送他至剡溪。
剡溪之畔,谢公宿处依然留存。清澈的溪水荡漾着,发出悦耳的声响,两岸的猿猴啼叫声在山谷间回荡,为这静谧的夜增添了几分空灵。李白穿上谢公当年特制的木屐,沿着那如青云般蜿蜒的石梯攀登而上。当他行至半山腰时,只见一轮红日从云海中喷薄而出,金色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天地。与此同时,天空中传来阵阵天鸡的啼鸣,仿佛在欢迎这位来自尘世的访客。
山路在千岩万壑间蜿蜒曲折,李白沉醉于沿途的美景,时而为娇艳的花朵驻足,时而倚靠着奇异的山石休憩。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降临。山林中,熊在咆哮,龙在吟啸,那声音在岩石与清泉间回荡,震得深林战栗,层巅惊动。天空中乌云密布,黑沉沉地压下来,仿佛一场暴雨即将倾盆而下。水面上升起一层薄薄的烟雾,让整个山林愈发显得神秘莫测。
突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霹雳声。仿佛天崩地裂一般,山峦在巨响中似乎都要崩塌。就在这时,一座隐藏在山间的洞天石门訇然中开。门内,是一片青冥浩荡的世界,深邃不见底,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楼台,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只见身着霓裳羽衣的仙人,以风为马,纷纷从云端降临。老虎为他们弹奏着锦瑟,鸾鸟拉着华丽的车驾,仙人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李白置身其中,仿佛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沉浸在这美妙绝伦的仙境之中。
然而,就在他沉醉之时,一阵心悸猛然袭来,灵魂仿佛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李白从梦中惊醒,望着眼前熟悉的枕席,方才如梦如幻的烟霞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禁长叹一声,感慨世间的行乐竟如同这梦幻泡影,转瞬即逝。自古以来,万事万物都如同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
想到此处,李白的心中涌起一股决然之意。他起身,望向远方,暗自思忖:与君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但那又何妨!暂且将白鹿放养在青崖之间,待想要出行之时,便骑上它去寻访天下名山。自己怎能为了那区区权贵,卑躬屈膝,让自己的内心失去快乐与自由?
于是,李白提起笔,将这如梦如幻的经历和内心的感慨,化作了流传千古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以文字为剑,斩断了尘世的羁绊;以豪情为翼,飞向了自由与洒脱的天空。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他的诗篇如同璀璨星辰,闪耀着不屈的光芒,激励着无数后人坚守自我,追寻内心的那片纯净与自由。
喜欢每日一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每日一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