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铁卫星稻”及其衍生品种,带来的效益更是多维度的。
它们不仅保留了星尘稻大约七成左右的灵效——足以满足炼气期弟子的日常修炼需求,其坚韧堪比低阶法器的稻秆和锋利尖刺,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物理屏障。
灵田几乎彻底告别了低阶妖兽(如食粮鼠、钻地鼬)和普通灵虫的侵扰:食粮鼠以往常啃食稻根,导致植株枯萎,如今却不敢靠近稻秆,尖刺能轻易刺穿它们的皮毛;钻地鼬擅长从地下破坏根茎,可第三百一十七章:铁刺星稻的曙光与人族的基石
钻地鼬擅长从地下破坏根茎,可“铁卫星稻”的根系同样带着微弱金铁之气,坚韧度远超普通灵稻,钻地鼬的利爪根本无法啃咬,几次尝试后便彻底放弃。
就连以往需要频繁用驱虫丹防治的稻飞虫,也因尖刺散发的微量锐气而不敢靠近稻田。
这一下,直接节省了以往需要投入的大量人力看守——过去每片灵田都需两名炼气期弟子轮值巡逻,如今只需一人负责定期检查即可,更省下了每年近三成的驱虫丹、护田符等资源消耗,让宗门的资源调配更加从容。
更令人惊喜的发现来自于体修一脉。青云派体修弟子以往修炼,需长期服用“炼骨丹”“淬体散”等丹药,不仅成本高昂,还需忍受丹药带来的经脉灼痛感。
而当“铁卫星稻”的灵米开始供应体修弟子后,有人发现:长期食用这种同时蕴含微弱金铁锐气与星辰温和生机的特殊灵米,竟对低阶炼体有着意想不到的辅助效果。
金铁锐气能潜移默化地刺激肉身,强化筋骨密度与韧性,星辰生机则能修复炼体带来的细微损伤,两者相辅相成,大大降低了炼体的痛苦,还提升了修炼效率。
短短两年间,青云派体修弟子的整体实力进步速度,比以往同期快了近两成,甚至有三名原本卡在炼气九层多年的体修弟子,借助这灵米的辅助,成功突破瓶颈,踏入筑基期——这在以往,几乎是十年难遇的事。
变化,如同涓涓细流,最初仅在青云派内部悄然汇聚,却渐渐形成了奔涌的浪潮。
宗门辖下的凡人城镇,最先感受到这股浪潮的暖意。以往每到青黄不接之时,灵米价格便会暴涨,贫苦人家往往只能以杂粮度日,甚至偶尔会出现小规模饥荒。
如今,因灵米产量增加,青云派放宽了对凡人城镇的灵米供应额度,粮价不仅趋于稳定,甚至比五年前下降了一成五。饥荒之年成了遥远的记忆,凡人百姓家中的米缸渐渐满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更让他们安心的是,以往时不时会出现的低阶妖兽扰民事件——食粮鼠偷食存粮、钻地鼬破坏田垄——如今几乎绝迹,村镇变得更加安全,田野里的庄稼得以安稳生长。
繁荣与安定,带来了最直接的结果——人口开始呈现出稳健的增长趋势。青云派辖下的三个大镇,五年间人口总数从十二万增至十五万,增幅超过两成。
而这庞大的人口基数,如同浩瀚的海洋,意味着拥有灵根、具备修仙潜质的孩子诞生的绝对数量,也在随之增加。
以往,青云派每三年一次的外门弟子选拔,平均能选出三十余名有灵根的孩子;最近一次选拔,竟选出了五十四名,其中还有两名是罕见的单属性灵根(木属性、土属性各一)——这等“丰收”,让负责选拔的长老直呼“百年难遇”。
这,还仅仅是青云一隅之变。
当这些经过数年实践反复验证、相对成熟稳定的杂交灵稻种植技术,以及部分经过严格管控的优选稻种,被青云派高层视作“战略级资源”,用以巩固与南荒其他交好势力的联盟关系时,类似的积极效应,也开始在这些盟友的领地内,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一圈圈扩散的涟漪。
南荒的黑木寨,以往因地处贫瘠山区,灵田产量极低,每年都要向青云派购买大量灵米才能维持宗门运转。
三年前,青云派将“韧芯星稻”的稻种与种植技术传授给黑木寨,并派遣两名熟悉灵稻培育的弟子指导。如今,黑木寨的灵田亩产提升了三成,不仅彻底摆脱了“灵米依赖”,还能少量出口给周边小势力,宗门实力稳步提升。
南荒的碧水门,擅长水属性功法,却苦于灵田常遭水患,灵稻减产严重。青云派的“丰泽星稻”虽不防水,但陈实根据碧水门的需求,改良出一种“耐涝星稻”,能在浅水中存活十日而不枯萎。这一改良,让碧水门的灵稻损失减少了四成,宗门弟子的修炼资源也随之充裕起来。
虽然受限于地域环境、种植技术掌握程度等因素,这些势力的灵稻增产效果不如青云派本部显着,但“粮食增产、低阶防御压力减轻、底层修士基础夯实、凡人生存环境改善”这一系列积极的连锁反应,却在南荒的多个区域缓慢而坚定地发生着。
一些嗅觉敏锐的人族高层有识之士,如青云派掌门玄真道人、黑木寨寨主墨山君、碧水门门主凌清瑶等,已经开始透过这“灵米增产”的表象,窥视到其背后所蕴含的、足以撼动族群命运的恐怖战略意义——这并非简单的农耕技艺改良,而是在为人族的崛起,夯下一块最坚实、最广阔、最不可或缺的基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咸鱼胖子修仙记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咸鱼胖子修仙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