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空气,粘稠得像化不开的墨。
所有人的目光,都化作了实质性的重量,尽数压在组织部长张恒的身上。他感觉自己的后领被汗水浸湿,紧紧贴着皮肤,带来一阵冰凉的痒意。
县委副书记钱坤的眼神,像两道冰冷的射线,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而县长苏婉晴的目光,则平静如秋水,却仿佛能穿透他所有的伪装,看到他内心最深处的权衡。
最可怕的,是主位上县委书记赵德海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情绪,没有倾向,就像一台精密的扫描仪,只等待一个最真实的结果。
赵德海问的不是谁更稳妥,不是谁的资历更老,而是——谁,更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问题,绕开了所有官场上的条条框框,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向了问题的核心。
张恒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放在桌下的手,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不仅仅决定刘建国和林望的命运,更是在为云州县未来的用人导向,投下关键的一票。
他缓缓抬起头,避开了钱坤和苏婉晴的视线,直视着县委书记赵德海。
“书记,您这个问题……问到根子上了。”张恒的声音有些干涩,但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清晰,“从我们组织工作的角度看,刘建国同志经验丰富,熟悉乡情,由他来主持工作,是稳妥的选择,不会犯错,能守好清水乡的摊子。”
钱坤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但是……”张恒话锋一转,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为之一紧,“守摊子和闯路子,是两码事。想让老百姓的日子真正好起来,光不犯错是不够的,还得敢做事,能做事,会做事。”
他拿起桌上那份林望写的方案,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封面。
“这份方案,我反复看了三遍。这里面的数据,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字里行间,都带着一股子泥土和汗水的味道。说实话,这不像一份报告,更像是一份承诺书,一个年轻人写给一方水土的承诺书。”
“所以,”张恒深吸一口气,终于给出了最后的答案,“如果只是为了‘稳定’,刘建国同志可以。但如果要问谁‘更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给那个敢于承诺,并且有能力去兑现承诺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话音落下,满室俱寂。
钱坤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这张恒平日里看着像个老好人,关键时刻却敢下这么重的注,几乎是明着站在了苏婉晴那一边。
苏婉晴的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
赵德海的面色依旧平静,他十指交叉,放在桌上,似乎在消化张恒的话。良久,他那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再次响起。
“组织部的意见,我听到了。”他缓缓开口,目光扫过全场,“钱坤同志的顾虑,也有道理。清水乡的班子,刚动过大手术,元气未复,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动作不疾不徐。
“这样吧。”赵德海终于放下了茶杯,一锤定音,“乡长的人选,事关重大,急不得。省领导的表扬,是动力,更是压力。这个担子,谁来挑,都要慎之又重。”
“我提个意见。清水乡乡长,暂时不议。林望同志,继续代理乡政府工作。刘建国同志,作为乡,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担子,把党建工作抓好,把班子带好。”
“稳定,不是一潭死水。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赵德海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在钱坤和苏婉晴脸上一扫而过,“给他们一点时间,也给我们一点时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不仅要听他们怎么说,我更要看他们怎么做。谁能真正把清水乡带出个新面貌,谁能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这个位子,就是谁的。”
“散会。”
这番话,打得一手好太极。既没有直接采纳苏婉晴的提议,也没有完全否定林望,而是将最终的决定权,重新悬置了起来,变成了一场公开的、以“政绩”为赛道的马拉松。
钱坤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这至少给了刘建国喘息和反击的时间。
苏婉晴则微微蹙了蹙眉,但很快又舒展开来。她知道,这已经是赵德海在平衡各方利益下,能给出的最好结果。对林望而言,这同样是机会。
……
消息像一阵风,从县委大院吹到了几十公里外的清水乡。
刘建国放下电话时,窗外的太阳正缓缓西沉,将他的办公室染上了一层昏黄的、了无生气的颜色。电话是钱坤打来的,语气里满是疲惫和安抚。
“……暂时是平手……你还有时间……那个女人不好对付……你自己要抓紧……”
钱坤后面的话,刘建国已经听不太清了。他的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反复浮现的,是省领导视察那天,林望站在人群中央,头顶[荣光]闪耀的模样。
平手?
刘建国在心里冷笑。这哪里是平手?这分明是被架在火上烤的死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